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豫桂两地检察机关联动找到烈士安葬地 烈士的后人终于能给亲人扫墓了

2025-04-10 14:22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在找到马振山烈士安葬地后,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宣传马振山烈士的事迹,并将其名字镌刻在泌阳县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上,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烈士故事,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驻马店网讯(通讯员 韩霜 程新青)近日,泌阳县人民检察院收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的回复:泌阳县付庄乡刘庄村牛马庄马振山烈士墓碑上刻错的信息已更正、整改完毕。泌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及时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马振山烈士的侄子马彦生,马彦生三兄弟非常感动,表示将去给大伯扫墓,了却马家70多年的寻亲梦。

2025年1月,马彦生、王玉青夫妇与泌阳县人民检察院联系,希望帮助寻找牺牲在广西的大伯马振山烈士安葬地。

马家几代人苦苦寻找了70多年,一直没有打听到马振山的安葬地,每年清明节和春节,马彦生、马青坡、马保申弟兄都要带着儿孙在马家祖坟朝大西南方向,叫着大伯的名字。

据《中华英烈网》《泌阳县志》记载:马振山,1925年出生,1948年1月参加革命,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籍贯是河南省泌阳县付庄乡刘庄村牛马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58军第174师520团4连班长,1951年4月14日在广西弄化洞剿匪战役中牺牲,安葬地不详。

后来,部队给马振山的母亲陈玉合寄来了烈士证,当地政府给马家挂了烈属光荣牌,还送去了抚恤金。马振山的父亲马照贤38岁就去世了,上世纪90年代民政部门每月还给其母亲发25元抚恤金。母亲陈玉合去世、马家老房子塌了之后,马振山的烈士证和从部队寄回来挂在堂屋墙上的马振山穿军装照片等都遗失了,家里只留下1个领取烈士抚恤金的红本。

马彦生、王玉青夫妇反映的寻找其大伯马振山烈士安葬地烈士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引起泌阳县人民检察院高度关注,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燕对此非常重视,立即启动英烈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程序。

经与广西烈士寻亲志愿者邓伟民和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联系开展跨区域协作调查查明,马振山烈士现安葬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隆林村。当年,当地土匪猖獗,中国人民解放军58军第174师520团奉命进行剿匪,消灭活捉土匪20多人,4名解放军战士牺牲。4位烈士在牺牲地被部队和当地乡亲抬到隆林村隆林屯进行安葬。

为铭记发生在隆林村的广西剿匪革命历程,继承先烈遗志,赓续红色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投资18万元,在隆林村为马振山等4位烈士修建了革命烈士墓,作为当地一处红色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在迁移马振山等4位革命烈士墓时,由于原墓碑字迹不清等原因,误将马振山烈士家乡地址河南省泌阳县牛马庄,误刻成河南省笑易县牛马庄,导致烈士信息上传错误。

2月14日,接到泌阳县人民检察院移送的马振山烈士权益保护存在问题信息函后,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对此高度重视,在核实查明情况后,督促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整改。都安瑶族自治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进行了整改落实,对刻错名字的烈士墓碑重新进行了更换,并及时向检察机关进行了反馈。

在找到马振山烈士安葬地后,泌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宣传马振山烈士的事迹,并将其名字镌刻在泌阳县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上,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烈士故事,让英烈精神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