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穿越”红旗渠,记者带你体验打铁钎推小车
摘要:滚铁环、扎飞镖、跳皮筋……上世纪60年代的场景布置风格,可以沉浸式感受岁月变迁。来到青年洞实训基地,我们先体验打铁钎,本以为小菜一碟,锤子却又沉又不听使唤,没几下,胳膊就酸得不行。穿过历经岁月的岩壁,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更加熠熠生辉。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鸣 张梦源/文
顶端新闻记者 宋亚猛/拍摄、剪辑
红旗渠通水60周年在即,我们来到红旗渠进行体验式采访,直接一秒“穿越”回到上世纪60年代。
走进红旗渠水电站1969景区,精彩演出正在上演。滚铁环、扎飞镖、跳皮筋……上世纪60年代的场景布置风格,可以沉浸式感受岁月变迁。
来到青年洞实训基地,我们先体验打铁钎,本以为小菜一碟,锤子却又沉又不听使唤,没几下,胳膊就酸得不行。再去推小车,装满土石的车难以控制方向,肩膀被架得生疼。这还只是简单体验,可想而知当年修渠人有多么不易。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没有先进设备,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如今,行走在太行山间,站在红旗渠畔,我们看到游人如织、风景如画、产业兴旺。
穿过历经岁月的岩壁,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更加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