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大格局 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蓝图绘就
摘要: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总体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大河治理和生态保护示范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黄河文化优势彰显区;
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蓝图绘就 构建三大格局 建成黄河“四区”
本报讯(记者 谭勇)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蓝图绘就!记者3月25日获悉,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河南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河南省黄河流域构建生态、城镇、农业等三大格局,基本建成示范区、先行区、引领区、彰显区等黄河“四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在国家防洪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粮食安全等方面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河南省黄河流域的范围包括沿黄9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4个引黄受水省辖市的119个县(市、区),总面积约10.25万平方千米。”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明确目标定位、空间格局、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等内容,为各类开发、保护、利用、修复活动提供基本依据。
《规划》提出,构建“一带两屏”的生态格局,高标准建设黄河生态带,筑牢太行山、伏牛山绿色生态屏障;构建“一圈多点”的城镇格局,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力的郑州都市圈,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支撑作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三区”的农业格局,重点推进中原农谷农业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豫北平原高效农业区、豫东平原高效农业区、豫西山地丘陵生态农业区。
抓好“以水为脉”的大保护是《规划》的重要内容。围绕水生态保护、水资源节约和水安全保障,加强生态空间修复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加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流域防洪工程设施布局,构建安全、有韧性的综合防灾体系,全力保障黄河安澜。
此外,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建立健全多层次、立体化跨区域协同体制机制,推动全省黄河流域市、县协同发展,加强规划衔接与政策协同,在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防洪减灾、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保护传承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合作共建,打造高质量发展共同体;与晋、陕、鲁等黄河上下游区域加强联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总体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大河治理和生态保护示范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黄河文化优势彰显区;全省黄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728.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020.2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019.96平方千米,用水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