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综合新闻

长期熬夜刷手机 引爆“颅内不定时炸弹”

2025-03-26 14:10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王冰之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通讯员 张雪凝

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成功救治一例特殊脑动脉瘤破裂患者。57岁的焦先生平日里身体硬朗,然而一天早晨,他突然感到一阵剧烈头痛,伴随着恶心、晕眩,让他几乎无法站立,被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就诊。经检查,竟是大脑中动脉瘤。所幸医生迅速实施手术,焦先生转危为安。

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接诊医生柳泽彬了解情况后,紧急安排焦先生行CTA检查。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瘤。据了解,焦先生习惯熬夜刷短视频,凌晨睡觉几乎是常态,血压未规范控制。结果,正值春秋鼎盛之际的焦先生竟患上老年人常见疾病。

柳泽彬介绍,大脑中动脉瘤是指发生于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脑血管动脉瘤。它实际上是脑血管壁因局部薄弱而形成的异常膨出、外形酷似一个“气球状凸起”。这个小小的凸起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大多数情况下,破裂的脑动脉瘤发生在大脑和覆盖大脑的薄膜组织之间的空间。这种类型的出血性卒中被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分先天性因素、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因素是有些人由于血管壁中层发育存在缺陷,在血管分叉的地方,更容易受到血流的冲击,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动脉瘤。后天性因素是动脉硬化、高血压、感染(比如真菌性动脉瘤),以及外伤造成的损伤等,都可能促使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酗酒,还有高血压、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行为会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这些都可能成为动脉瘤破裂的诱因。

柳泽彬向家属详细说明病情,推荐对破裂动脉瘤尽早进行手术干预治疗。科室主任李力针对焦先生的情况,经与科室团队讨论提出了两种治疗方案,介入手术或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介入手术即微创介入栓塞术,更适用于大脑深部的简单形状的动脉瘤,通过注入弹簧圈的方式在动脉瘤内部形成血栓,以加固动脉瘤并降低再破裂的风险。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则是在显微镜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可同时清除脑内和蛛网膜下腔积血,且治愈率高、术后复发少、无需抗凝治疗,是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根治的首选方法。

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由李力主刀为焦先生实施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在显微镜辅助下,李力顺利通过大脑的沟回和间隙,找到并暴露出动脉瘤。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耐心,因为一旦损伤周围的血管或神经,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李力在找到动脉瘤后,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小心翼翼地夹闭动脉瘤,并清除了剩余血肿。经过数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焦先生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精神状态也一天天好转,经过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家属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出院时,焦先生特意送来了一面锦旗,表达对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一科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

如何预防颅内动脉瘤?

1、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女性、高血压患者、吸烟者、有家族史者,建议40岁后每2-3年进行头颈部CTA或MRA检查;突发剧烈头痛(雷击样头痛)需立即就医,警惕动脉瘤破裂。  

2、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管理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

专家提醒:春季气温波动易致血压升高,正是动脉瘤破裂高发期,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王冰之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