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提示:谨防“免密支付”盗刷漏洞
摘要:中消协建议,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权限。中消协建议,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同时留存证据,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赵文君)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消费提示,近期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为何“免密支付”会造成盗刷漏洞?“免密支付”即“无需密码确认支付”,是部分支付平台或应用为提升支付便捷性推出的功能,用户开通后,单笔交易金额在一定限额内可直接扣款。
据介绍,这一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如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若被他人获取账号或设备,可通过“免密支付”直接消费或购买虚拟服务,且无需二次验证。部分平台免密额度虽设单笔上限,但短时间内高频次小额盗刷仍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盗刷交易隐蔽性强,往往通过绑定支付平台的虚拟服务如游戏充值、APP订阅等完成,消费者发现时往往已产生多笔扣款。
如何降低盗刷风险?中消协建议,非必要不开启“免密支付”,检查是否绑定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并关闭权限。定期检查授权应用,移除不常用或不信任的第三方应用支付授权。养成定期对账习惯,及时查看账单通知,发现不明消费立即核查。定期检查订阅服务,取消不再需要的自动续费项目。
一旦遭遇盗刷后怎么办?中消协建议,若发现账户存在异常交易,应立即冻结支付渠道,通过银行客服、支付宝或微信平台紧急冻结关联账户,阻止后续扣款。同时留存证据,保留盗刷记录截图、交易时间等信息,向支付平台投诉。
责任编辑:姚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