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二三事
摘要:刘老师教的这门学科,本身是不好理解且十分枯燥的学科,可是刘老师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生动。2025年2月28日下午5时,我和学校的同事们,一同去刘老师的老家,送刘老师最后一程。
文/王辉
昨天上午,我刚从辖区小学检查工作回来,就接到我们中心校徐校长的电话,他跟我说我校退休教师刘同连不在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吃惊,因为两天前我还在校园里碰到了刘老师。经过年前年后一段时间的休养,刘老师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了,脸色也红润了一些。我们交谈了10多分钟,他怕耽误我上课,不想过多占用我的时间,说我忙。
去年冬天,刘老师先是因为肺部严重感染住院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又检查出心血管疾病,做了一个大手术,在医院住了近2个月。好在手术很成功,刘老师挺过了难关。从医院回来后,我去看他,他脸色有些苍白,说话声音听上去很虚弱。我叮嘱他要加强营养,慢慢走路,不要劳累。
我刚上初一时,刘老师教我“思想政治”学科,他是一个很认真、对工作很负责的老师。粉笔字写得很漂亮,看上去赏心悦目。刘老师教的这门学科,本身是不好理解且十分枯燥的学科,可是刘老师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生动。他讲课的声音不是很高,远没有雷新宝老师那种声振屋瓦的气势,但他的语言表达准确、清晰,逻辑性强,知识点讲得透彻。
刘老师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他身上有着一种干净的文化人的气息。你和他一交谈,就会感受到这种温和文雅的风度。刘老师好饮酒,但从不过量。在微醺的状态下,他喜欢给我们展示他那一手行云流水般的毛笔字。刘老师写毛笔字的时候,不择笔,也不择纸,可以随时随地写。他擅长行书和楷书,行书跳脱飘逸,行云流水;楷书方正端庄,中规中矩。一副十几个字的对联,他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又一一指给我们看,哪些字写得还行,哪些字写得不满意。当年还是少年的我,很迷恋刘老师的风采,心想我要是也能写这么一笔潇洒的字该多好。
师范毕业两年后,我和刘老师成了同事。生活上、工作上有什么不顺心的,我就去找刘老师聊聊。刘老师听我讲述所有的苦恼后,不急不慢、轻声细语地点拨我。他说,普通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一切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刚参加工作,急不得,教学经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我高兴地离开时,他微笑着送我出门,依然是平淡自若的神情。
2000年以前,我们给学生印试卷用的还是油印机。先选题,再刻在蜡纸上,刻好后,再开始油印。我做事急躁,毛手毛脚,一套试卷印下来,身上脸上弄得到处都是黑色的油墨,谁见了都笑。有一次在油印室,我看到刘老师也在印试卷。他先把油印机擦得一尘不染,再把刻好试题的蜡纸放平整,用夹子夹紧,接着在下面放上数好的白纸,上下左右都对齐了,才开始推动墨辊印刷,不慌不忙,不疾不徐,每一张都油墨均匀,字迹清晰。他刻的字工整规范,我拿一张看看,和印刷品一样漂亮。更让人羡慕的是,刘老师印完试卷后,我特意看看他的两只手,每根手指头都是干干净净的,真是个细致又讲究的人。
2014年,刘老师退休了。一开始,他不习惯,总喜欢到校园里走走。每次碰到我,先问问我教学上的情况,然后跟我说,不用上课了,转来转去,很没意思。2023年,我把我写的一本书送给他,他很高兴地收下了。再碰到我,跟我说,他每天要读一点,就是眼睛花了,看一会儿就难受。
2025年2月28日下午5时,我和学校的同事们,一同去刘老师的老家,送刘老师最后一程。当我们对着刘老师的遗体默哀时,我意识到我的这位总是微笑的师者、长者,这个爱干净的、细致讲究的人,这个站了40多年讲台的乡村教师,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