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言道|两会“下团组”,习近平强调三个词
摘要:如何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中新网3月7日电 题:习言道|两会“下团组”,习近平强调三个词
“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他在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此前一天,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内在统一、相互支撑。对于如何促进三者之间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有着深刻思考。
早在30多年前,1990年2月,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提出“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
文章特别强调,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加凸显出来。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列为专章,统筹部署。去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教育、科技、人才,教育是基础,是先行官。
如何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今次参加政协联组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释。
立德树人,须以立德为先。总书记谈到,“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并强调“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
办好教育,根本在深化改革。“确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总书记指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改革路径。
人才培育,需要与发展适配。总书记特别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要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思虑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中国,才能不断迸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把握机遇,赢得主动。
|出品人:陈陆军
|总监制:张明新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执笔:阚枫 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