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天中

西平县:大铜器响庆盛世 锣鼓喧天闹元宵

2025-02-12 11:50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为传承保护西平大铜器,西平县文旅部门先后设立了大铜器培训部,成立大铜器传习所,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扶持、组建大铜器表演活动,队伍由原来不足60支发展到现在的300余支。

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 见习记者 赵永涛)蛇舞新春喜气盈,福临旧岁乐声扬。2月12日上午,西平县嫘祖文化苑广场人头攒动,锣鼓喧天,西平县2025年第42届大铜器展演暨“移风易俗·春风送岗”活动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西平县四个班子领导出席活动,与现场群众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此次活动由中共西平县委宣传部主办,西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河南省豫坡酒业公司协办。

当天上午8时,嫘祖文化苑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9支大铜器代表队整装候场。启动仪式开始前,西平县数十家企业来到现场,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启动仪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丁中华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西平大铜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情况,同时也祝愿全县人民元宵节快乐、巳巳如意。

参加展演的各支代表队依次上台表演,队员们身着传统特色的演出服,整齐划一地用肢体动作倾情展现大铜器铿锵有力、粗犷豪放的风采和独特魅力,也表达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前来观赏的广大观众纷纷被队员们慷慨激昂、富有激情的表演所感染,台上倾力演绎,台下热情高涨,掌声雷动,整个活动现场沉浸在浓浓的春节氛围中。

锣鼓声、掌声、欢呼声让现场瞬间变成欢乐的海洋,大家沉浸在节日喜庆祥和的氛围之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铜器表演,让广大群众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出西平干群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承载着广大群众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组成了一幅幅喜庆祥和的迎新画卷。经过近两个小时紧张激烈的展演,参加活动的19支队伍均获得西平县优秀大铜器表演队称号。

西平大铜器是流传于西平民间的一种风格独特的闹年打击乐,音色铿锵、粗犷豪放,演奏时配以造型舞蹈。西平大铜器传承久远、风格独特,其节奏明快、曲牌众多,具有极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先后被河南省政府和国务院命名为河南省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传承保护西平大铜器,西平县文旅部门先后设立了大铜器培训部,成立大铜器传习所,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扶持、组建大铜器表演活动,队伍由原来不足60支发展到现在的300余支。每年一度的大铜器展演,从村赛到乡赛到县赛一路走来,至今已举办42届,已成为西平县各地群众展示文化技艺与精神风貌的大赛场、参与面与参与人数最多的春节文化狂欢盛宴。近年来,西平大铜器多次在全国性文化展演活动中获奖,连续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性庙会、展演活动,成为该县对外宣传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正月十五闹元宵”,此次热辣滚烫的大铜器展演活动是西平县2025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的一个缩影。春节期间,以“移风易俗新风尚,文明西平正能量”为主题的系列春节文化活动,在全县各乡镇(街道)遍地开花,精彩文艺会演融合了移风易俗、春风送岗、平安建设、豫酒振兴等工作,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持推进了全县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和产业化进程,为西平推进“文旅名县”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活力。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