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毕业生更从容的择业期
摘要:四川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放宽认定标准,不仅能给予毕业生更从容的择业期,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窗口期”内大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从而找到更心仪的岗位,也能帮助用人单位破除招聘过程中一些僵化的限制,更加突出就业的能力导向,扩大人才...
赵政
应届毕业生,通常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学生。长期以来,在就业市场中,应届毕业生身份十分重要。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校园招聘,许多优质岗位仅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一些地方的求职补贴、住房优惠等人才政策,也往往优先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身份的特殊性,固然是求职“红利”,但也在客观上拉高了试错成本,带来不小的约束。譬如,囿于高昂的机会成本,有的人不愿失去应届生身份,瞻前顾后不敢轻易作出岗位选择,因而错失眼下的机遇。有的人在就业前对岗位了解不够,工作后发现实际与想象有落差,想要重新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却机会有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着力解决制约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的卡点堵点问题。”上海、贵州等地明确将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延长;针对“缴过社保算不算应届毕业生”问题,多地明确不对高校毕业生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四川发布征求意见稿,拟取消应届高校毕业生身份认定限制……放宽认定标准,不仅能给予毕业生更从容的择业期,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在“窗口期”内大胆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从而找到更心仪的岗位,也能帮助用人单位破除招聘过程中一些僵化的限制,更加突出就业的能力导向,扩大人才选择面,更好实现人适其岗、人尽其才。
应当看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有机配合、系统发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优化应届毕业生认定标准这一“支点”基础上,还需各方在就业指导、信息发布、招聘会组织等各环节持续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精准的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组织“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优化校园招聘效率;湖北大学开展“一对一”简历诊断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竞争力所在、更好展示所长;司法机关发布毕业生就业防骗警示案例,帮助大家擦亮双眼、避“坑”排“雷”……多一些设身处地的思考,瞄准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难点痛点,用心用情出实招、求实效,才能更好助力他们完成从校园生涯到职业生涯的跨越。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当好护航员、下足细功夫,有力托举高校毕业生求职追梦,定能让个人的前程似锦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互成就。
(转自202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