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户到老板 村民爱霞“菇”事多
摘要:和赵爱霞一样,曾经的贫困户申威宾承包了5座香菇大棚,年纯收入8万元左右。此刻,阳光正透过大棚照耀着赵爱霞的脸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记者 许静
“俺的香菇供不应求,销路很好。这不,现在这辆车正准备发往泌阳县。”日前,正在指挥装车的西平县宋集镇宋集村村民赵爱霞兴奋地告诉记者。
记者对赵爱霞不陌生。2022年,她还在这座大棚里务工,那时候有4座大棚,生活可以自给自足。赵爱霞介绍,现在已发展到50个大棚。跟着她务工的村民就有20多人,她已经是村里响当当的赵老板。
从务工到当老板,从贫困到富裕,从灰头土脸到神采飞扬,一股精气神的变化,由内而外。宋集村村委委员范全收告诉记者,不光是赵爱霞,在宋集村人看来,城里有房子、农村有家业、出行有车子、口袋有票子,人人有产业、个个当老板,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康生活。能达到这种小康生活的村里目前有10多户,光香菇大棚就产生了10个小老板。除了房子、车子这些硬指标外,赵爱霞这个小老板年收入50万元左右,是村里产业致富、带领村民致富的佼佼者。
奔跑在逐梦的路上,谁能想到,自信而阳光的她,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赵爱霞是西平县宋集镇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名勤劳致富的明星。从昔日的贫困户到今天的小老板,赵爱霞脱贫致富不忘党恩,一直用勤劳的双手努力践行着自己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诺言。
几年前,一场家庭的变故让赵爱霞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在村“两委”干部帮扶下,赵爱霞承包了扶贫基地的4座香菇大棚。在她的辛勤劳作下,全家很快脱了贫。赵爱霞心系乡邻,热心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和残疾人来自己的大棚里务工,向他们传授香菇种植技术,让他们有事干、有收入。
创业艰难苦难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自己创业过程中的种种不易,赵爱霞始终清晰记得,当地党委政府给她诸多帮扶,赵爱霞铭记于心:为了筹集启动资金,当地为她争取了贴息贷款;搭建大棚遇到施工不畅等诸多难题,当地积极为她协调帮助,千方百计为她解决。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硬道理。赵爱霞积极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手把手传授经验,为村里的发展献智献力,主动担当作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2023年,赵爱霞的临时危房已变成了拔地而起的高楼。
“不多不多,盖房子也就花费三四十万元,过去作为贫困户感觉抬不起头,现在出门大家叫我赵老板……”说话时,憨厚的赵爱霞自豪地笑了。和赵爱霞一样,曾经的贫困户申威宾承包了5座香菇大棚,年纯收入8万元左右。挣到钱后的申威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开了个免费的修车铺。
幸福都是奋斗来的,范全收说,村民敬学礼和李华民也是村里的致富明星,在他们的带动下,已经形成了人人有钱赚、个个是老板的局面。2023年,宋集村被县里评为“四星”支部。2024年以来,他们通过扬优势、补短板、强党建等措施,“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此刻,阳光正透过大棚照耀着赵爱霞的脸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