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法治 平安建设

法官札记:吉布提探亲之旅

2024-11-27 15:20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徐小防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李 明

我家属是一名军人,现在海外驻吉布提某部队工作。感谢国家的强大实力、部队的暖心政策、组织的亲切关怀,让我有机会到遥远又神秘的东非之角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探亲之旅。

一、引子

去年家属刚调到海外部队的时候,我还是挺担心的,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谈到非洲,脑海里首先蹦出来的词就是炎热、贫穷、动乱、饥饿、传染病等,总之没有什么好印象,后来随着家属工作的深入以及对海外生活的描述,逐渐对非洲有了不同的认识,对吉布提也逐渐有所了解。今年七月份的时候,家属跟我说部队有了新政策,军人家属可以到海外探亲,问我愿不愿意来,当时我是拒绝的,对非洲的固有印象是一方面,更多的可能是对未知的恐惧吧。但在某个连续加班一周后的夜晚等红绿灯的时候,突然觉得很疲倦,又想起家属的提议,想去看看那个遥远的非洲小国,那里的人民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呢。

根据部队家属来队计划表,我们选择了10月4日至10月12日,为期7天的行程,一方面是考虑尽量少占用工作时间,另一方面也想着国庆假期来队家属会比较多,也好做个伴,接着根据要求,办护照、健康体检、接种霍乱、黄热病疫苗等,各种手续陆陆续续终于在9月中旬全部办好了。这时意外得知之前计划一同去的几个军属因各种原因不去了,只剩我一人,当下我就打起退堂鼓,我的英语十几年前就“还给”老师了,要我一个人,第一次坐飞机,啥流程都不懂,飞十几个小时,中间还得在埃塞俄比亚转机……,不敢,真的害怕,怕自己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把自己给弄丢了咋办?家属劝慰我,机场都有WiFi,到时候他全程视频指导,而且计划都报上去了,他真的很想让我过去。

好吧,只能硬着头皮出发了。

二、旅途见闻

(一)颠簸的行程

从新蔡县城出发,到非洲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用了整整32个小时,这也是我有生以来最颠簸的行程。

10月3日上午09:00坐上了前往驻马店的中巴车,一路走走停停总算没有误了12:04的高铁,然后经过将近5个小时的高铁旅程,来到了北京西站,又倒了三趟地铁,花了一个半小时来到了传说中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从这里开始了我真正的国际旅程。

在这之前,别说出国,我连飞机都没有坐过,但想着毕竟是在国内,鼻子下面有张嘴,不会坐还不会问吗?于是一路走一路问,领取登机牌、办理值机、托运、安检、出境,终于在20:30来到登机口,比登机时间提前了4个多小时,一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麻烦,这如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样,当你正视困难,努力去解决的时候,才发现困难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10月4日00:10飞机起飞,经过11小时20分钟的跨洲飞行,于当地时间06:30(北京时间11:30)抵达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博莱机场。在这里转机是个更大的挑战,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好在家属之前给我做过攻略,说博莱机场是非洲最大的中转机场,国际旅客有80%都是在这里转机,跟着人流过一个安检就能到达候机大厅,也不需要过境签,于是我就跟随人流,跟着中文指示,过了安检,来到了候机大厅,一切也都很顺利。当地时间09:15飞机从博莱机场起飞,飞行一个半小时,于10:45抵达吉布提共和国吉布提市安布利国际机场。机场大厅里几个窗口,各种肤色的人群都在排队,我不知道他们在干吗,因为完全听不懂也看不懂,WIFI信号时有时无,我很无措的站在原地。这时突然看到一抹陌生但又熟悉的荒漠迷彩,家属的信息过来了,他进不来只能在候机大厅等我,部队特意安排一名翻译老师来接我,还是国防科技大学的法语教员。当看到那抹迷彩向我招手时,那种突然找到组织有了依靠的感觉,我的眼泪差点儿掉出来。后面就是办签证,当黑人小哥得知我是中国人后,很热情的用中文跟我说“你好!”,我也笑着回答“你好!”;他笑得更开心了,又问“你好吗?”,我突然就社恐了,连连点头说“好”。果然,这边的人民对我们中国人还是比较友好的。从机场出来坐上车,行驶了20多分钟,终于在当地时间12点左右,抵达了营区,结束了我这长达32小时的颠簸旅程。

(二)初识吉布提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面对红海南大门的曼德海峡与也门相望,面积2.3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还没有我们老家新蔡县的人口多。在当地阿法尔语中,“吉布提”有“沸腾的蒸锅”之意,主要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只有热季和凉季两季。国庆假期这几天平均温度是三十几度,我个人感觉还好,可能是天天待在室内的原因。但白天走到外面,热浪扑面而来,还是能切实体会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闷热、刺眼、强烈的紫外线这是非洲人民习以为常的东西,你从他们对抗烈日的长睫毛和深眼窝中就能看出来。

还记得从机场路出来返营的时候,翻译邵老师介绍说“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是吉布提市最干净的一条路”。朝车窗外看去,双向车道确实见不到什么垃圾,但随着车辆的行驶,直观感受这个首都城市就如同中国一个普通的小乡镇。道路两边能看到的房子基本都是平房或小三层,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商店也很少。市区外,景象可以用贫瘠荒凉来形容,黑色火山岩静卧黄沙地,绿植只有路边的灌木丛,落满了层层扬尘,或高或矮的骆驼刺孤独的生长着,偶尔见到几个人,三三两两走着,给人的感觉就是热滞懒散。这边乌鸦很多,不知是“呀—呀-”还是“啊—啊-的嘶哑叫声,的确不那么悦耳,听得人心里总是慌慌的。听说,这边的人很穷,很多人就居住在随意用石块堆积的小房子里,连个房顶都没有;这里缺水、缺地,没有什么产业,很多人没有工作,也吃不饱饭,完全是靠着政府每天发放的救济生存,这些就是我对吉布提的最初印象。

(三)中国军营

刚到中国海外军营,仿佛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庄重的军营,规整的布局,整齐的护栏对称有序;怒放着的玫红色三角梅点缀期间,绿植郁郁葱葱,仿若在向外界亲切宣示着中国军人的坚毅决心和磅礴力量;楼内干净凉爽,悬挂着“军人的温暖港湾”“家庭的坚强后盾”横幅,直白朴素的情感表白不禁让人莞尔。此时,有种跨年代的穿越感,营门外像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乡村,营门里完全是现代化的都市配套,刚刚还在20年前,一瞬间又回到了现代。午饭时,荤素搭配的六个菜品营养丰富,堪比大饭店的味道,不禁让人感慨祖国的富饶与强大!

由于近期当地政局不稳,部队也没有组织外出,再加上白天的高温,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房间里,这时我喜欢站在阳台,看着不远处的足球场,像极了小时候吃的那种绿色的西瓜泡泡糖;海拔不高的火山岩山地、好久没人来住的阿联酋王子行宫、不远处的大海以及停靠在码头的军舰,整个周边环境很平静,又是满满的安全感。

这边落日很快,傍晚吃过晚饭,还没走到港口,天就完全黑下来。告别城市的霓虹灯,抬头是多年不曾见的闪烁星空,低头能欣赏到海中鱼群波光粼粼。有一回还看到一只海龟,缓慢而悠然地向前游,显得十分惬意。但第二日家属去踢球,没能继续陪我去看海,听说当天晚上出现了海豚,还是两只,颇为遗憾。

三、 出国之后更爱国

(一)直观感受祖国的强大

这几年经常在网上刷到中国在战乱地区硬核撤侨的新闻,当时只是觉得不就是派个飞机或军舰把中国人接回来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此次出国之后,才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更深刻地意识到,能够从战乱地区顺利撤侨并非什么国家都能够做得到的。

在中国营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们有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他们一个个年轻的脸庞充满了朝气,整齐的队列、震天的口号、干练的身影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军人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特别是在与吉布提当地宪兵、陆军那慵懒的状态一比,更是反差明显。我丝毫不怀疑我们的部队能够在非洲、西亚地区击败任何仍敢对我国海外利益图谋不轨的不法之徒。更为幸运的是,在这短短的7天时间里,刚好碰到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舰艇焦作舰(163舰)、洪湖舰(906舰)靠港,在码头散步的时候,两舰威武的雄姿和那扑面而来的压迫感,让我感到特别的兴奋,也特别有安全感。以前对军舰的大小没什么概念,这次站到边上才切实感觉自己的渺小,从甲板到桅杆顶有将近十层楼那么高,听说一艘焦作舰基本就能打败非洲90%以上国家的海军了,而像这样的军舰中国还有三四十艘,这就是我们撤侨的底气。

能够在遥远的国家建立自己的海外基地,用军事手段捍卫我国的海外利益,助力实现“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方针,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你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

(二)外国人向往的“习以为常”

渴了喝水、饿了吃饭、出汗了洗个澡、生病了去医院看看,对大家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即使家庭条件不好,在中国这些事情也都可以轻易办到。但来到吉布提之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是他们奢求不了的东西。

吉布提面朝大海,但却十分缺水,因为没有干净的淡水供人使用,唯一的自来水工程也是中国援建,从埃塞俄比亚引接的。这里的淡水价格大约是咱们家里的十倍,除了少数有钱人能够用上自来水,穷人基本都是靠老天爷照顾,水质不干净不说,供应还没有保障,这时洗个澡完全就成了一种奢侈。

吃饭也是个大问题,吉布提当地几乎没有耕种的土地,农产品95%都要靠进口,价格高、品质低,当地市场上,拇指粗细的胡萝卜十几块钱一斤,一把生菜二十多元一斤,香蕉都黑烂了还在货架上摆着……所以当地老百姓别说吃好了,能吃饱都是奢望,当地政府会给穷人每天发一根长面包和两瓶水来保障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其余的就听天由命了。

当地最好的医院大约也就相当于我们的社区诊所的规模,缺少医疗器械和专业医生;有钱人生病了可以坐飞机到宗主国法国看病,穷人生病了只能硬抗,所以这边的平均寿命也比较低。

安全的环境是祖国母亲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最大财富,这也是非洲很多国家人民最梦寐以求却又不可得的奢望。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是吉布提的两个邻国,这俩国家国内动荡不安,说是民不聊生都不为过。听说8月初的时候在码头抓到一个小黑,发现的时候都饿得翻白眼了,后来审问才知道原来是从索马里偷渡过来的,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从海里游泳到部队码头的,为了活下来宁肯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也要逃离,可以想象当地是如何的水深火热。

四、结语↵

在飞往埃塞俄比亚的飞机上,我的旁边坐着一位要前往津巴布韦务工的东北人,当说起非洲的贫困时,他说不是每一个民族都像中国人那么勤劳。家属也曾向我介绍,这里贫富差距很大,有正式工作能保证温饱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民都处在人类的第一生理需求的层次上,每日领着政府的救济,无事时喜欢嚼一种名为“恰特草”的植物。我很疑惑,为何他们不去耕种或去工作呢?飞机快降落的时候,俯瞰下面的城市,一片沙漠黄,目之所及都是火山岩,荒漠遍地、植被稀疏,哪来的土地可供耕种呢?从他们的视角看:物资匮乏同时医疗水平也跟不上,谁又能知道明天会如何?也有一些人理解他们为何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回想出发前的恐惧,还是因为不了解或是不习惯,最后克服恐惧的还是家属耐心细致帮我整理资料以及做的各种准备工作,他的耐心踏实让我感到安全可靠。在这里的几天,有跟院里的同事、领导沟通工作上的事情,距年底不足3个月,工作任务很艰巨,压力很大。其实,来这里一方面是为了跟家属团聚,另一方面也有短暂逃离的想法。但这次旅行,让我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期待。随着全球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案件法律关系复杂化,老百姓对法律公正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职业高风险和内部管理愈发严格等致使司法系统干警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可这些不正是因为我们正在走上坡路么?因为爬坡,所以辛苦,而贫苦国家的人民之所以那么松弛,也许是因为他们确实没什么好失去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法干警,未来我所要做的,就是为这次旅行作准备,认真踏实做事情,不浮躁不退缩,列出任务一项一项去完成。时间很快过去,虽然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四处走走看看。但仍然很感谢组织,给我一个体制内的人能够走出国门的机会,在十一举国欢庆的节日出国探亲,与家属团聚。这次短暂的非洲之行,我更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深刻地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在其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愿祖国越来越强大,繁荣昌盛!(作者单位:新蔡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徐小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