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蓄势突破 河南省首个科学计划 为何聚焦医学

2024-11-25 10:55 来源: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顶端新闻·河南日报记者 马涛 张笑闻

近日,我省首个科学计划《河南省医学科学计划(2025—2035年)》(简称《计划》)正式制定实施,标志着我省医学科学研究进入体系化组织化推进的新阶段。

什么是科学计划?首个科学计划有哪些重磅内容?它与河南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这个“第一战略”又有何关系?近日召开的河南省医学科学计划工作会议给出了答案。

科学计划什么来头?

制定实施科学计划,是提高科研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抓手,是明确主攻方向、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协同攻关的重要举措。简而言之,科学计划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形式,更有助于提升地方创新能力、研发水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把分散的创新资源集聚起来,攥指成拳、聚力突破,这套“打法”在创新实践中屡屡验证。从20世纪60年代研制“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逐梦深空,从“中国硅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国家级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体系化组织化的科技创新活动,在诸多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第一战略”,底层逻辑就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科学技术创新。从重建重振省科学院到重塑重构省实验室体系、推进高校“三个调整优化”,从推动科技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到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再到打造一流创新生态2.0版,一系列改革举措和系统布局,为河南的创新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前瞻30年,科学计划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会在推进组织化体系化科研中发挥独特作用,为我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医学科学计划有啥看头?

据了解,《计划》主要围绕重大疾病防治、前沿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未来健康产业等6大方面确定了38项具体任务,组织我省医疗医学领域顶尖团队、头部企业、创新资源开展科研攻关,力求实现重大突破,造福中原百姓。

河南人口众多,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发病率较高,《计划》针对我省居民疾病图谱特点,围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8大类45个病种,集中开展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研究,持续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

《计划》实施时间为2025—2035年,共10年,按照近、中、远三个阶段,依据健康中国建设目标指标,分别明确了到2027年、2030年、2035年人均预期寿命、“四大慢病”防治、传染病防控、创新药研发、科技成果产出等一系列目标,并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估。

在创新资源集聚上,既有赫捷、林圣彩、王宁利、阎锡蕴等院士领衔的高端团队,也有丁樱、李润生等我省知名医学大师加盟,还有相当一部分优秀青年人才参与,可谓精英云集、群星璀璨。

“《计划》的编制,使未来10年我省医学科技创新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任务更聚焦。”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组建了171个重点攻关团队,各攻关团队将制订详细的攻关计划,并强化与其他团队的协同创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为推进健康河南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医学科学发展呈现蓄势突破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科学研究要从中凝练重大科学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这对医学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河南是拥有1亿人口的大省,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期盼十分强烈。同时,河南又是医疗资源大省,在医疗服务、医学科技、产业集群等方面有着比较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我省把打造环省医学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建设中原医学科学城作为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的关键一环,系统布局、整体推进,医学科学发展呈现蓄势突破态势。

在顶层设计上,重建省医学科学院、组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挂牌省预防医学科学院,颁布实施《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发展促进条例》,出台《加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初步构建起“医教研产城”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省医学科学院建成11个临床研究所,医学科学领域省实验室达到9个,覆盖医学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的科研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在科研实力上,3所医院进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前100名,3所医院入选全国研究型医院,2所医院入选全国研究型医院建设单位。

在人才团队上,省医学科学院柔性引进院士10余人,组建PI团队100余个;全省拥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7人、岐黄学者6人。

可以说,我省在医学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健康产业领域,优势独特、态势良好、未来可期,这也为制订首个科学计划、开展体系化组织化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产业支撑、应用支撑。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