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走进长寿之乡 打开长寿锦囊 记者带你聆听百岁老人的故事——郭秀荣 家风家训代代传 美丽乡村事事兴

2024-09-13 20:22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家和万事兴,家兴国安宁。 古人云:“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人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而性格的养成,更在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产。一个家庭,忠厚风骨,何愁没有绵延的福气。

驻马店网讯(记者 许静)家和万事兴,家兴国安宁。  

古人云:“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人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而性格的养成,更在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产。一个家庭,忠厚风骨,何愁没有绵延的福气。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宜居的西平县杨庄乡胡庙村,聆听百岁寿星郭秀荣的人生故事。

郭秀荣注重良好的家风教育,她用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滋养出孝子贤孙,教育子女们走正道、做正事、养正气,助力子孙们生活幸福、事业提升。

四世同堂多和顺 笑口常开乐无边

9月10日,见到郭秀荣老人时,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天天都想笑,白天也想笑,晚上也想笑!”说话间,老人眉尖轻挑、双眸微眯、嘴角上扬、满脸含笑,那种掩饰不住的快乐,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属于老人的幸福生活。

11

陈培 摄

“您笑什么?”

“我现在七个孩子七个孙儿三个重孙子,我咋能不笑哩!”提到自己嫁入马家后开枝散叶的功劳,老人家的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大金链子谁买的?”

“俺孙子,屋里头放的还有,你看不看?”老人的可爱让家人们开怀大笑。

眼前的郭秀荣精神矍铄、干净利落,她满脸笑意地望着儿媳。一提儿媳,她赞不绝口:“儿媳妇每天都把我照顾得很好,我啥时候吃饭、啥时候睡觉、啥时候换洗衣服,她都记得很清楚……”说起儿媳,老人家如数家珍。记者也想让儿媳说两句,儿媳羞涩地摆摆手,表示自己只是尽了本分,不值一提。

12

陈培 摄

据老人的大儿子马洪献介绍,母亲生于1923年,今年已经101岁了,除了稍微有点耳聋外,身体素质很好,天天笑眯眯的,很少生病,也很少发脾气。

“俺娘100岁时,在这楼梯口摔了一跤,有点轻微骨折,没想到休息几天后,竟奇迹般康复了。”马洪献说。

3

陈培 摄

“100岁还能挺过来,别提让人多高兴了!为提高俺娘的免疫力,又到医院给她输了4瓶人血白蛋白,一瓶500多块钱,但输在俺娘身上,俺一点都不心疼!”

千金难买娘长寿,万金难表儿孝心。输入郭秀荣老人身体内的,何止是价格不菲的营养液,更是儿女们的回报慈母的悠悠寸草心!

“俺娘喜欢干净,她现在每天早上还喜欢早起打扫院子,然后搓洗自己的衣服,不让她做就不行。”老人的儿媳妇徐秀莲介绍。

有一本书叫《朱子家训》,说的是从日常小事上劝诫:“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看来老人家得了真传,这也是老人的家训啊!

“俺娘爱吃面食,也做得一手好茶饭。年轻时地里活和家务活样样精通,擀起面条来,比轧得还匀称……”说起婆婆,徐秀莲满脸喜悦。

她告诉记者,老人家喜欢吃蜂蜜,几乎一个月一罐子,说也奇怪,这样吃了多年不但血糖不高,心脏也非常好。

和别的老人不同的是,老人家说她爱吃香的,尤其喜爱肉食,而且胃口特别好。

“想想从前起五更、打黄昏的日子,再想想现在的子孙满堂,我知足了!”老人家又一次开心地笑了。

14

陈培 摄

“老太太不喜欢我们出去玩,她喜欢我们坐在家里,她说看着我们心里舒服。但我们刚围着她坐下,她又觉得她耽误了我们的事儿,又吵着让我们出去。”徐秀莲说,“其实,婆婆一向善解人意,也从来不给子女们添麻烦,因此赢得了晚辈的尊敬和爱戴。”  

15

陈培 摄

“我就喜欢看着你们在我身边转悠。”老人家接过话茬,并附在记者耳边轻声说,“我那时对我婆婆也很好,俺家公公去世得早,俺婆婆一个人把俺家那个老头子拉扯大,你想想她容易吗?”

孝敬婆母,哺育子孙;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一个跨世纪的百岁老人,身上彰显着东方女性的善良与贤淑,这怎能不让记者为之动容?

百岁寿诞唱大戏 锣鼓喧天表孝心

晚辈孝老敬亲,长辈乐享天伦。2023年5月17日,郭秀荣迎来了百岁寿辰。孙子马天伟、马天峰请来了豫剧团为老人家演戏祝寿,吸引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围观。那场面非常壮观,可谓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6

常琪 摄

“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戏台上,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和激昂的唱腔为老人送上祝福;戏台下,看戏的乡亲们纷纷赞叹老人因人品德行而长寿、因子孙孝顺而幸福。

17

常琪 摄

“大戏一直唱了6天,我们还特意给母亲定了一个10层大蛋糕,制作了一个大大的‘寿’字,亲戚朋友都来了,光咱西平的美酒就喝了10来件。”马洪献讲起母亲去年过生日的情景,眼里仍有泪花闪烁。

“母亲为了这个家辛苦操劳一辈子,给她过寿,让她高兴是应该的。”马洪献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大家庭虽然都生活在农村,但孝老爱亲,与人为善。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如果全部聚在一起近40个人,看到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心里真是无比的高兴。  

8

常琪 摄

“我一见老母亲上金殿……”寿诞那天,伴随着豫剧《大登殿》的经典唱段,子孙们簇拥着百岁寿星,个个含泪微笑,喜在心田。

“那天上午,我们全家缓缓地把奶奶推到戏台前,看到奶奶环顾四周并向来客频频点头,那一刻,我满眼泪花……”老人的孙媳妇告诉记者,奶奶是该村目前年龄最大的老人。提及长寿秘诀,老人的孙媳妇说,老人善良、勤劳,和邻里相处和睦,也从不打骂小孩儿,和家人们相敬如宾。  

“说也奇怪,自己嫁入这个家10多年了,我也从来没和婆婆红过脸,拌过嘴。”老人的孙媳妇快言快语。

大多数人都出生于普通家庭,虽不是显贵家族,但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正本清源,宽厚恭谨,为后辈留下好家风。很显然,郭秀荣就是这样的表率。

在良好的家风滋养下,郭秀荣的孙子辈出了5名大学生,有的就读于新乡医学院,有的正在徐州读研,个个都是奋发有为的有志青年。这又让记者想起了老人家一开始说的话:“我天天就想笑……”

家风家训代代传,美丽乡村事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近年来,西平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等形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正能量 文明西平新风尚”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后辈子孙越来越强。

幸福食堂添福气 长寿之乡养寿星

“我们把孝道文化融入了基层治理之中,大力弘扬文明乡风,杨庄村乡风淳朴、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切实提高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杨庄乡党委书记武星介绍。

杨庄乡位于西平县城西22公里处,地处滞洪区,圣人孔子曾在这里设坛讲学,保家卫国的合水“抗日围歼战”在这里打响,西平县第一个党支部“仪封党支部”在这里成立,有着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称。杨庄乡人民勤劳能干、孝老爱亲、尊师重教,这些社会道德风尚的主流,以及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和坚守,铸造了“上善之乡”的文化品牌。

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西平县委、县政府大力倡导的美德。为了给老年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杨庄乡马楼村建起了老年幸福食堂。中午时分,“幸福食堂”热闹了起来。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们,循着四溢的饭香,步入崭新明亮的幸福食堂。食堂里的十几张桌子,顿时坐得满满当当,有人品尝着美味的饭菜,有人喝着热乎乎的汤……

80岁的村民马秀菊,正与几个老熟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这饭做得比家里还好吃!吃得舒服,实实惠惠还省不少事儿……”马秀菊笑着竖起大拇指,为村里的食堂点赞。

9

陈培 摄

武星介绍,马楼村委依托村内闲置宅基地和公共区域,筹建了占地270平方米的老年食堂,周边搭配有长100米的村史长廊,200米的“幸福渠”,196个“共享菜园”。为了建好老年食堂,营造好周边环境,村治安主任拆除了自家的宅子,村小组长说服亲戚让村里无偿使用了一处闲置宅基地,一户老人拆除了影响交通的住房,挪到了一户原“五保户”宅子。

老年食堂主要从村集体出资,乡政府拨资、民政部门助资,爱心人士捐资等4个方面筹集资金,从老年生活习惯考虑,以供应早餐、午餐为主。乡里采取“老人付一点、餐厅让一点、志愿者助一点、菜园供一点、村集体补一点”的方式,推动老年群体、运营业主、集体经济三方受益;设置党员服务岗和志愿者服务队,参与老年食堂助餐服务;鼓励老年人用粮食、菜与就餐等价交换,提升老年人助餐积极性;驻马楼村第一书记牵头成立监管小组,加强日常运营监管,对老年人助餐服务满意度95%以上的村集体从租金中给予补贴“输血”。

马楼村老年食堂不但打通了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推进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合力。西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十化问题”中的乡风庸俗化、村民老龄化、治理表面化、作风浮漂化等问题也逐步破解。

在幸福大食堂,记者听说一村民的母亲孙三妮已经105岁了,便和县妇联主席刘琼以及武星一起前去探望。到孙三妮老人家时,老人家的儿媳妇田翠枝正在陪婆婆聊天。虽然已经105岁高龄,但老人家除了视力有点欠佳外,整个人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被晚辈照顾得妥妥当当。

10

陈培 摄

问及老人有啥爱好?“就是农村人常吃的饭,一日三餐,平平淡淡。”老人的儿媳妇田翠枝说:“对了,俺妈爱喝咱西平的棠河酒,每晚临睡前必喝一杯。”老人的儿媳妇补充道。

好水好土好高粱,潺潺棠溪出佳酿。千百年来,古老的酿酒技艺在棠河人手中代代传承,一杯绵延的棠河酒,惊艳了岁月,滋养了寿星。记者在西平县出山镇采访过几位长寿老人,其中有几位都“喜酒”,尤其是家乡酿造的棠河酒。到底酿酒师如何将原浆酒储于陶坛,埋入窖池,渗透埋藏,历经数月,重见天日,并让众多百岁老人为之陶醉?这个问题就让专家去评说吧。

“俺妈就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吃的也就是家常便饭,喝的是家乡老酒,也没有什么伟大的事迹,更谈不上有啥长寿秘笈,就是心眼好、脾气好,当然,还有县里的养老政策好,我们照顾得也好……”

近年来,杨庄乡立足自身优势,以“一带一路一园一城一寨”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杨庄,为健康长寿提供了天然“补药”。大力弘扬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注重发展老龄事业,建成马楼老年助餐点,合水养老社会化服务点,为健康长寿提供了实践“良药”。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模范乡村及孝道家庭、孝心模范等评选工作,在全乡形成了“德乃人之本、百善孝为先”,“尊老最光荣、家和万事兴”的良好氛围,为健康长寿提供了心灵“良药”。  

孝老爱亲传佳话,移风易俗树新风。孝老爱亲的环境滋润着这里的每一位老人。截至目前,杨庄乡有993位80-89岁的老人,有239位90-99岁的老人,还有10位100岁以上的长寿之星。

美丽杨庄,宜居之地;长寿杨庄,幸福之地;孝善杨庄,和谐之地。

在郭秀荣老人的人生故事里,在杨庄许多长寿老人幸福的笑容里,记者看到了许多根植于长寿之乡的中华美德,看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为百姓福祉做出的不懈努力。在这里,无论是孝老爱亲还是崇德向善,都得到了世代传承和大力弘扬;在这里,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爱心企业,都倾心于“长寿之乡”这项有温度的事业和独特品质,不断放大“长寿之乡”的品牌效应,加快打造集康养、购物、休闲、旅游、娱乐为一体的西平,让移风易俗入脑入心,让全县人民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