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周月:热心助人结善果

2024-08-21 15:43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梅雅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记者 许静

岁月沧桑话往事,孝善文化谱新篇。日前,在西平县妇联主席刘琼、县作协主席田春雨的陪同下,记者采访了西平县权寨镇老温村孙庄101岁老人周月。

百岁寿星很慈祥

得知记者要来采访,周月的大儿子孙海波、二儿子孙海山和大儿媳妇李玉兰早将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

“妈,有人来看您了!”周月老人午睡还没醒来,孙海波在床前轻轻喊了一声,老人便睁开了眼,很快披衣下床,手持拐杖来到客厅。老人慈祥和蔼,得知记者来采访,老人拿着西瓜让让这个、让让那个,看大家推辞,她便带头吃了起来。看到老人可爱可亲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屋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周月在做面条。

孙海波告诉记者,他母亲生于1923年8月5日,育有两个孩子,就是他和弟弟孙海山。他在西平县宋集镇开了一个预制厂,常把老母亲接过去居住,母亲有时候也会住在弟弟家。但母亲最喜欢一个人生活,经常回到她和父亲曾经居住的小屋住。她喜欢早、中饭自己烙小油馍、擀面条、做菜馍,晚上面稀饭甩鸡蛋碎,这样周而复始,百吃不厌。

乐善好施好心肠

“俺妈有病一般都是自己治,基本没去过医院。”李玉兰介绍,她婆婆常说,民间偏方治大病。有时候婆婆拉肚子,家里人慌着要送她去医院,可她总是摆摆手,自己炒一把面,然后用开水冲成糊状,连喝两天,不但拉肚子能止住,还说感觉胃里热乎乎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对于常人来说,感冒发烧有时候不仅要吃药,还需打针,但老人家对感冒发烧有自己独到的“针灸”方式——她用手掐掐眉头、掐掐肩胛骨,有时候还用针在眉头戳破一点皮,随着一股紫血冒出,很快发热症状便消失,神清气爽。

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喜欢找老人讨要食疗“偏方”。老人胸怀宽广、心地无私、乐善好施、不求回报。“人家花钱买礼品来感谢我,我就让他赶快拿回去,我不要人家的东西。人活着,一辈子谁还不求谁帮忙呀?”周月说。有村民这样评价她:这位老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她不长寿谁长寿啊!

“俺娘年轻的时候,非常勤劳,人也热情,经常帮邻里做一些零活,帮婶子、大娘家缝补衣服、被褥、蚊帐,帮人家看孩子、照看家等,从来不贪图别人的东西。”孙海波说,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村里不管谁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她都主动去帮助人家。东边邻居家的闺女出嫁,她去帮助缝制喜被子;西边邻居家的儿子结婚,她去帮助烧水做饭,接待宾客。她与村里的老少爷们和睦相处,从来没有和别人红过脸。

得知记者去采访,小院里涌来很多人,像过年一样热闹。

“婶子,你瞧瞧我们是谁。”随着一声招呼,百岁老人身后的3位中年妇女,笑意盈盈地看着老人。

“莲、尊、秀芝!”老人家一一辨认,并清晰地说出了3个人的名字。大家惊喜地尖叫了一声,围着记者七嘴八舌地讲起了老人的好。

村党支部书记温威告诉记者,老人家去年百岁生日时,亲戚朋友都来祝贺,仅老人家的直系亲属就有50多人,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手脚麻利烙焦馍

在老人家的院门口,堆了很多柴火。老人的大儿子说:“俺妈现在还能一个人做饭。她习惯用鏊子烙馍,做焦馍、烙馍、菜馍,样样在行,还习惯烧柴火。”

101岁的老人还能做这些?见记者面露惊讶,周月老人用目光扫向儿媳妇,她想向记者展示一下。

很快,儿媳妇端来了和面的盆子。老人家洗了手,然后把碗里的水“胡乱”甩入面盆。很快,光滑柔软的面剂子就和好了。

在百岁老人的手中,擀面杖听话地来回滚动着,面剂子逐渐伸展开来。不一会儿,一张薄、匀、圆的面饼便呈现在众人眼前。在大家的啧啧赞叹声中,老人家又用擀杖玩魔术似的让面饼翻了个“跟斗”,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这张饼,可以做焦馍,也可以烙馍……”老人家娓娓道来。

除此之外,老人家还向记者展示了擀面条、穿针引线等。烟火气息里,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孝善文化润心田

在周月老人家中,亲朋好友娓娓道来,百岁寿星笑意盈盈,一幕幕温馨的场景让记者不禁心生温暖与感动。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西平,孝善文化已经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敬老爱老的措施,已经落实到每一位老人身上。

采访周月老人过程中,她不但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儿媳好,孙子、孙女好,还不停地感慨现在生活好。她说,西平小麦72变,变着花样吃,顿顿是美食。

“县里、镇里和村里的干部经常来看我,我也不太认识谁是谁,就觉得他们很亲热……”周月老人拉着县妇联主席刘琼的手,不停地念叨。

采访回去的途中,记者和刘琼谈起了老人家的儿媳妇李玉兰。刘琼说,李玉兰是72岁的老人了,但她把婆婆视如亲娘,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偶尔有点脾气,她也从无怨言。

据权寨镇镇长谢小聘介绍,权寨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是中州名镇、书画之乡,西平县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0多人,其中权寨镇的人数居全县之首。

“正是因为有了孝善文化的熏陶,有了好的家风、家教、家训,西平县才有了许许多多像李玉兰一样的好媳妇;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好媳妇,才有了这么多的百岁老人……”刘琼自豪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西平县把孝善文化贯穿于立家、立村、立镇、立县之中,实现了家风祥和、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生动局面。这,也是老人们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西平县百岁老人的长寿密码是什么?田春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西平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算实至名归。目前,该县有100多名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这主要得益于生态好、环境美,住得可心;水土好、作物优,饮食放心;产业好、保障足,生活舒心;政策好、福祉厚,养老安心。当然,还得益于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滋养。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