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走进长寿之乡 打开长寿锦囊 记者带你聆听百岁老人的故事之周月:热心助人结善果 幸福生活感党恩

2024-07-25 15:35 来源: 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记者 许静

岁月沧桑说往事,孝善文化谱新篇。

连日来,记者走进中国长寿之乡——西平县,采访了十多位百岁老人,他们用朴实的语言描绘时代变迁,用善良的笑容表达出对党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走过百年岁月,享受着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对于家庭来说,百岁老人是宝贝;对于社会来说,百岁老人是一部见证了生活变化和时代变迁的历史。他们长寿的秘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7月10日,在西平县妇联主席刘琼、县作协主席田春雨的陪同下,记者慕名去西平县权寨镇老温村委孙庄自然村采访101岁的周月老人。

下面,请您跟随记者的讲述,在一幅幅画面中寻找长寿秘诀,感受长寿之乡的无穷魅力……

魅力权寨宜居地 百岁寿星多慈祥

进入权寨境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台大型风力发电机,陪同采访的权寨镇镇长谢小聘介绍,这是权寨镇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万人助万企”各项措施,招商引资而来的天恒、柏电两家风力发电工业项目,该项目目前共有并网风力发电机24台,2023年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税收120余万元,各项政策的落实,将惠民便企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另外,权寨镇素有“中州名镇”“大铜器艺术之乡”等美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得知记者要来采访,孙月的大儿子孙海波、二儿子孙海山和大儿媳妇李玉兰早已将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

“妈,有人来看您来了!”周月老人在午睡中还没醒来。孙海波在床前轻轻喊了一声,老人便睁开了眼,很快披衣下床,手持拐杖来到客厅。老人家五官精致,面容安详。不难看出,年轻时是个美人。看到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老人家显得有点局促,但随着儿子的解释,老人家很快又笑容满面,她拿着西瓜让让这个,让让那个,看大家推辞,便带头吃了起来。看到老人家那可爱可亲的样子,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屋子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孙海波告诉记者,母亲生于1923年8月5日,一共生有两个孩子,他和弟弟孙海山。这些年,他在西平县宋集镇开了一个预制厂,也常把老母亲接过去居住,母亲有时候也会住在弟弟家。但母亲最喜欢一个人生活,经常回到她和父亲曾经的小屋居住,她喜欢自己烙个小油馍、擀个面条、做个菜馍等,晚上面稀饭甩个鸡蛋碎,这样周而复始,百吃不厌。

仁济邻里妙偏方 乐善好施好心肠

“俺妈有病一般都是自己治,基本上没去过医院。”周月的儿媳妇李玉兰介绍,婆婆常说,民间偏方治大病。有时候,婆婆拉肚子,家里人慌着要送她去医院,可老人家摆摆手,自己炒了一把面,然后用开水冲成糊状,连喝两天,不但拉肚子止住了,还感觉胃里热乎乎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对于常人来说,感冒发烧有时候不但要吃药,还需打针。但老人家对感冒发烧有自己独到的“针灸”方式——她用手掐掐眉头,掐掐肩胛骨,有时候还用针在眉头戳破一点皮,随着一股紫血冒出,很快发热消失,神清气爽。

吃多了胃胀不舒服,老人家用鸡内金在锅里炕焦,然后冲水喝;上火了喉咙疼怎么办?老人家跑到田埂上去挖鱼腥草……

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也喜欢去找老人家讨要食疗“偏方”。老人家胸怀宽广,心底无私,乐善好施,不求回报。“人家花钱买礼品,拿着钱来感谢我,我就让他赶快拿回去,我不要人家的东西,不吃人家的东西。人活着,这一辈子谁还不求谁帮忙呀?”周月说。有村民这样评价她:这个老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她不长寿谁长寿啊!

“俺娘年轻的时候,非常勤劳,人也热情,经常帮助邻里做一些零活,帮助婶子大娘家缝补衣服、被褥、蚊帐等,帮助人家看看孩子,照看下家门等,从来不贪图别人的东西。”孙海波说,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村里不管谁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了,她都主动去帮助人家。东边邻居家的闺女出嫁,她去帮助缝制喜被子;西边邻居家的儿子结婚,她去帮助烧水做饭,接待宾客。与村里的老少爷们和睦相处一辈子,从来没有和别人红过脸。

或者也想沾沾百岁老人的喜气,或者想听听记者的采访,小院里涌来很多人,像过年一样的热闹。

“婶子,你瞧瞧我们是谁?”随着一声喊叫,百岁老人身后站着3个中年妇女,笑意盈盈地看着老人。

“莲、尊、秀芝!”老人家一一辨认,并清晰地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大家惊喜地一声尖叫,七嘴八舌地围着记者讲起了老人的好。

村党支部书记温威告诉记者,老人家去年百岁生日时,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光台子上老人家的直系亲属就有50多人,那场面真叫一个“壮观”。

行云流水烙焦馍 西平美食故事多

在老人家的院门口,堆了很多柴火,老人的儿子说:“俺妈现在还能一个人做饭,她习惯用鏊子烙馍,做焦馍、烙馍、做菜馍,样样在行,还习惯烧柴火。”

101岁还能做这些?见记者面露惊讶,周月老人用目光扫向儿媳妇,她想向记者展示一下。

很快,儿媳妇端来了和面盆子,只见老人家去洗了手,然后把碗里的水“胡乱”甩入面盆,很快,光滑柔软的面剂子就和好了。

在百岁老人的手中,擀面杖听话地来回滚动着,面剂子也逐渐伸展开来。不一会儿,一张薄、匀、圆的面饼便呈现在记者眼前。在大家的啧啧赞叹声中,老人家又用擀杖玩魔术似的让面饼翻了“跟斗”,惹得大家开怀大笑。

“这张饼,可以做焦馍,也可以烙馍……”老人家娓娓道来。

但由于老人家年事已高,介绍得断断续续,记者又参考了网上一些资料,原来,这些西平美食早在许多年前便以独特的风味已经伴随了西平人岁岁年年……

西平烙馍独具特色,且由来已久。相传明嘉靖年间,汝宁府知事率众赴各地勘察灾情,在勘察西平重渠、仪封一线时遇大雨,便落脚在一农家庭院。古时候吃饱肚子已很困难,白面尤其稀缺,女主人便以巧手应对,尽取家中白面,加水搅团,慢慢搓揉,一边支鏊加火,一边用小擀杖一圈一圈将面团擀圆,片刻之内,来回三翻,表面细泡均匀、微微泛黄的烙馍便出锅了。烙馍大而薄,每张面量很小,虽然白面总量不多而烙馍数量众多,能供众人多次取食。至此,烙馍的做法和吃法在附近传开,直到上世纪末,西平农村还沿袭着烙馍招待客人的传统。

西平烙馍味美,焦馍更具特色。焦馍的原料是面和芝麻及香汤,放入适量的盐,或者卤汤适量,揉和成面团,用小擀面杖擀成圆形面片,放在烧热的鏊面上烘烤至熟,金黄焦脆,香气四溢,香酥可口。西平有首顺口溜:“西平的女人巧又贤,烙的焦馍薄又圆。大风一吹过洪河,撵得快了到漯河,撵得慢了到黄河。”过去的年代,粮食少,家中招待客人或有人外出携带干粮,都是自己做焦馍。做出的焦馍香酥可口,既快又省面,它传承着西平的饮食文化。

西平人不但爱吃烙馍和焦馍,对菜馍也情有独钟。相传明崇祯十年,李自成攻克西平,义军遍挖地中野菜做菜馍充饥,并把军粮分给五沟营的穷苦大众。百姓感激涕零,高呼“闯王万岁”,随后也效仿义军做菜馍吃,菜馍在明末盛行于西平全境。

时至今日,即便各种美食美味繁多,但烙馍、焦馍、菜馍仍旧是西平人的日常面点,不离人们的餐桌,且以其独特风格,传至大江南北。如果有客人来,西平人习惯这样招呼:“来,尝尝俺西平的烙馍!”曾有人这样夸赞西平烙馍:“薄如纸,轻如烟,火中能点着,吹能飞上天。”足见西平人厨艺精湛,做面食的手艺尤为高超。

如今,西平人做美食坚守传统工艺,味道纯正。周月老人年过百岁技不离手,烙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除此之外,老人家还向记者展示了擀面条、穿针引线等绝活,烟火气息里,蕴含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

孝善文化润心田 政策暖心出寿星

在周月老人家中,亲朋好友娓娓道来,百岁寿星笑意盈盈。镜头中,一幕幕温馨的场景让记者不禁心生温暖与感动。记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西平,孝善文化已经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敬老爱老的各项措施,已经落实到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各级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中!

采访周月老人过程中,她不但告诉记者儿子、媳妇好,孙子、孙女好,另外,她还不停地感慨现在生活好,西平小麦72变,变着花样吃,顿顿是美食。

“县里、镇上和村里的干部经常来看我,我也不太认识谁是谁,就觉得他们可亲热……”周月老人拉着县妇联主席刘琼的手,不停地念叨着。人美心善的刘琼,关爱老人,热心公益,多次随记者看望百岁寿星,已经成了很多老人的贴心人。

采访回去的途中,记者和刘琼谈起了老人家的儿媳妇李玉兰。刘琼说,李玉兰也是72岁的老人了,但她把婆婆视如亲娘,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婆偶尔有点脾气,她也从无怨言。

据谢小聘介绍,权寨镇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是中州名镇,书画之乡,西平县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0多人,权寨居全县之首。

“西平县正是因为有了孝善文化的熏陶,有了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才有了许许多多像李玉兰一样的好媳妇,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好媳妇,才有了这么多的百岁老人……”刘琼自豪地说。

近年来,西平县把“孝善文化”作为加快破解“十化问题”的切入点,把孝善贯穿于立家、立村、立镇、立县之中,实现了家风祥和、民风淳朴、邻里和谐的生动局面,这,也是老人们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西平县百岁老人的长寿密码是什么?田春雨好像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西平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也算实至名归。目前,西平有100多名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他们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9.6岁。这主要得益于“生态好,环境美,住得可心;水土好,作物优,饮食放心;产业好,保障足,生活舒心;政策好,福祉厚,养老安心。当然,还得益于艺术的熏陶和文化的滋养”。

嫘祖故里多喜乐,长寿之乡看西平。

洵似人间真瑞,居然天上神仙。镜头中的百岁老人,不仅述说着岁月沧桑,同时也把自己的百年经历化作音符,谱写了一曲催人奋进的时代颂歌!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