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可怕的“鬼附身”
摘要:感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幻听、幻视等感知异常,感觉周围环境变得陌生或存在超自然力量的干扰。情感波动:患者情感易变,可能突然暴躁、沮丧或产生自杀念头等消极情绪。总之,附体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症状,需要综合运用心理、物理和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 曹蕊
傍晚,A村的张大妈刚与儿媳妇吵完架,突然被“鬼附身”了,哭笑无常,以死去的人的口吻说话,把家人都吓了一跳。
其实所谓“鬼附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分离(转换)性障碍的附体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好感情用事、富于幻想或具有迷信思想的人,学识少的妇女尤为多见。
一、定义与特征
定义:附体障碍是指个体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暂时性的自我认知丧失,仿佛被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外部实体所控制,表现出与该实体相关的言行举止。
特征:患者可能以死者、鬼神或其他超自然存在的口吻讲话,表达其想法和要求,伴随情感暴发、哭笑无常等癔症症状。这种体验往往是患者在强烈的情感反应下产生的病态体验。
二、发病原因
心理因素:严重的、异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长期地困难导致的精神紊乱可能是附体障碍的诱因。患者在面对巨大压力或情感冲突时,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现实或寻求心理安慰。
环境因素:家族中有供奉“仙家”等迷信行为也可能增加个体患附体障碍的风险。
三、症状表现
言行异常:患者可能以非本人的口吻讲话,内容荒诞不经,常伴有情感暴发和哭笑无常。
感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幻听、幻视等感知异常,感觉周围环境变得陌生或存在超自然力量的干扰。
情感波动:患者情感易变,可能突然暴躁、沮丧或产生自杀念头等消极情绪。
身体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身体不适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等。
四、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附体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暗示治疗、催眠治疗、行为治疗等。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恢复自我认知。
物理治疗:针灸、电针灸等物理治疗方法也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这些方法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调节其生理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目地。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症状。但抗精神病药物需在专业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保障用药安全。
五、预防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减少精神刺激: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紧张或恐惧的环境中,减少精神刺激的发生。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
总之,附体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症状,需要综合运用心理、物理和药物等多种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也是减少该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