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两会聚焦丨经济大省挑大梁,河南如何作为

2024-03-05 09:53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本报记者 陈小平/整理 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王承哲 我认为,扛稳“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必须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两城一谷”产业创新策源地以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

本报记者 宋敏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过去一年,河南交出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全省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12年位列中部第一,实有经营主体1094.0万户、增长5.8%,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经济大省挑大梁,既要追求量的合理增长、较快增长,更要追求质的有效提升、持续提升。”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博士郑广建说。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着力实施了一揽子谋长远、打基础、抓重点、增后劲的政策,并在今年省两会上发出“动员令”:强化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鼓足奋勇争先的拼抢劲头,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新局面。

“订单已经排到五六月份,从大年初八开始,公司1000多名工人全部复工,今年将扩招500名工人应对订单增加。”位于周口市的河南瑞能服帽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书景说,去年以来,公司开始尝试跨境电商销售,迎来新的增长点。

“时不我待,开年便冲刺”成为河南众多企业的真实状态。此前,省政府印发《推动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若干政策措施》,17条“真金白银”的措施惠民助企,以政策“组合拳”助力经济“开门红”。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全省项目建设暨一季度“开门红”推进会召开,全省上下呈现出拼的氛围、抢的干劲、好的态势。

从“新”出发,向“新”而行。向新质生产力要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新课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科技创新”到“新动能”再到“新兴产业”,全省上下持之以恒强化科技赋能、聚力优势再造、提速换道领跑,多个领域实现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历史性突破。

创新后发优势加速成势。我省构建“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形成了20家省实验室、45家产业研究院、36家中试基地、28家创新联合体贯通耦合的创新平台网络,全面启动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将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赋能产业新赛道。

产业体系优势加速提升。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重点创新平台,创造了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60%以上的规上工业产值,将加快形成更多河南创造、河南质量、河南品牌。

市场规模优势加速释放。我省投资需求、消费市场空间广阔,11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累计签约、开工、投产重大项目15702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将持续转化为实物工作量。

交通区位优势加速转化,我省已构建涵盖49条全货机航线、21个中欧班列境外直达站点、34条港口集装箱航线的立体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形成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人才人力优势加速汇聚,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数据资源优势加速显效,丰富的数据资源、多元的应用场景将释放出更多经济价值。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拼经济、有劲头、勇担当,经济大省挑大梁,河南应有更大作为,也能有更大作为。

 代表委员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何雄

经济大省挑大梁,各地都要拼搏奋进多作贡献。郑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以更高站位矢志当好国家队,力争今年GDP增长7%左右、2025年达到1.5万亿元,持续提升经济首位度。以更强担当加快创新起高峰,深化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电子信息等6大千亿级产业链和20个重点产业,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算力之城、钻石之城、量子之城、超充之城。以更实举措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以更优治理增强城市承载力,建设充满活力、有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本报记者 陈小平/整理 杜小伟 董亮/图)

全国人大代表,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马健

河南是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勇挑大梁、争先出彩,是河南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一开年,省委、省政府就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竞进姿态,全力以赴推政策、抓项目、强服务,全省上下呈现出争分夺秒拼开局、奋力夺取“开门红”的良好态势。下一步,我们将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始终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十大建设”,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一硬抓手和科技人才这一硬实力,在塑造科技创新新优势、培育产业转型新动能、释放有效需求新潜力、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构建城乡区域新格局上持续发力,奋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现代化河南建设开创新局面。(本报记者 陈小平/整理 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王承哲

我认为,扛稳“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必须以更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两城一谷”产业创新策源地以及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作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蓄积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要坚持先立后破,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优做特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产业规模。要坚持企业为本,做强新质生产力实施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动。要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引育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厚植新质生产力成长土壤。(本报记者 陈小平/整理 杜小伟 董亮/图)

全国政协委员、龙门实验室院士工作室主任 羊毅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科技、创新、人才牢牢占据“C位”,“创新河南”已成为厚重中原的鲜明标识。近年来,河南省组建省实验室20家,省委、省政府为实验室建设运营谋篇布局,坚持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以市场思维推动实验室高效运营。

科技创新若要走得通、走得远、走得快,就必须拆除体制机制“篱笆墙”。要加强制度创新,在实操层面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中要落实好“揭榜挂帅”“赛马制”,切实形成企业出题、政府引导、实验室立题并组建院士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答题的协同机制,让科研人员静心科研、潜心攻关。(本报记者 李点/整理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俊文/图)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