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委员通道 | 汇聚民心民意 凝聚奋斗力量
“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政协委员正在回答记者提问。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郭歌
“委员通道”,一头连着“国之大者”,一头连着万家灯火。1月27日,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前,“委员通道”正式开启。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走上通道,围绕科技创新、文旅融合、职教改革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一问一答之间,政协委员们畅谈履职心声、积极建言献策,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提升省实验室效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市场导向。”
——省政协委员 米立伟
创新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尧山实验室是新材料领域的省实验室,成立以来围绕尼龙新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开展了很多前沿研究,其中第三代碳化硅纤维即将在平顶山落地。”省政协委员、尧山实验室副主任米立伟亮出了实验室“成绩单”。
在米立伟看来,省实验室要发挥更大科技引领作用,创新管理体制、用人机制等是关键。
米立伟说:“实验室探索从‘行政本位’向‘科学家本位’‘专家本位’‘人才本位’转变,实施企业‘出题’,实验室‘答题’;同时将本土人才融入院士专家团队。”
如何进一步提升省实验室效能?米立伟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项目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二是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科研定位。
“智慧灌溉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将有效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省政协委员 冯俊杰
“农业有收无收在水,多收少收在肥”。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智慧灌溉研究中心主任冯俊杰长期从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围绕“灌溉”做成了两件事。
给灌溉设备装上智慧大脑,让农业更“省水”。冯俊杰在新乡成立了中原智慧灌溉装备制造产业园。“近两年,我们已为新乡市10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提供了智慧灌溉设备,比常规的漫灌节水60%以上。”冯俊杰说。
用数智赋能技术,让农活更“省力”。冯俊杰做了个对比:“传统的漫灌方法浇1000亩地,至少需要10多个人用1周多的时间才能浇一遍。采用智慧灌溉技术后,只需1个人通过1部手机或1台电脑,2至3天就能全部灌溉完成。”
冯俊杰建议,进一步加大智慧灌溉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相关技术培训,让智慧灌溉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有效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旅游需要‘有烟火气、有人情味’,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
——省政协委员 张祥宇
从“哈尔滨热”到河南文旅网上“出圈”,河南如何接住这“泼天富贵”,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旅游每收入1块钱,就能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块钱,用‘泼天富贵’形容旅游的带动效应并不夸张。”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张祥宇说,河南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仅4A级以上景区就有200多家,接好这“泼天富贵”是有实力的。
旅游需要“有烟火气、有人情味”,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玩头”,才能变“流量”为“留量”。张祥宇认为,河南文旅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针对“有形式、缺内容”现象,要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跨界融合,培育好新业态。
针对“有流量、缺转化”现象,要让河南的优势资源活化起来。像洛阳的“汉服秀”“剧本杀”“金甲武士”等创意,值得安阳、南阳等城市学习借鉴。
针对“有名声、缺支撑”现象,要梳理出河南具有唯一性和差异性的资源,规划设计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
“用心、用情解决群众需求,积极、能动履职奉献,一定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
——省政协委员 赵晓阳
如何做好社会调解工作,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省政协委员、河南牧真律师事务所主任赵晓阳说出了“秘诀”:一个平台、三个商量、两个目标的“132工作法”。
“一个平台”就是要建好用好委员会客厅和特色工作室,把委员调解与司法调解有序衔接。
“三个商量”就是“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遇事会商量”。赵晓阳分享了工作中的一个例子:“为了解决老旧小区房屋漏雨维修的资金难题,我们采用了‘小板凳工作法’,到房前屋后和大爷大妈、业主租户拉家常,最终通过有效协商让大家达成共识。”
“两个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以及把问题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家事国事天下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用心、用情解决群众需求,积极、能动履职奉献,一定能营造出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赵晓阳认为。
“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中医药才能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省政协委员 郭马珑
省政协委员、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郑州院区)骨关节病一科主任郭马珑是平乐郭氏正骨第八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已经20多年。谈到当前的“中医热”,她说:“看到中医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成为他们的‘新时尚’,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想要让这种热度持续下去,郭马珑认为:“首先要让大家认识真正的中医,而不能被一些伪中医、伪科普所误导。”她曾经提交“关于规范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医学科普”的提案,也呼吁更多医生走到百姓中间去做义诊、做科普。
在郭马珑看来,中医药要发展好,从娃娃抓起也很重要。“要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医文化、认识中药材、学习八段锦等,在他们心中种下中医文化的种子。”郭马珑说。
守正更要创新。郭马珑表示:“中医药发展需要兼容并包,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记者正在提问。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让学生‘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墨、手中有技’。”
——省政协委员 王泽民
作为一名已在教育行业深耕20年的教育工作者,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亲历了职业教育从“不被社会认可”到“现在的‘香饽饽’”,见证了普通学生成长为掌握多项技能的“高级技工”、从“能工巧匠”成长为“大国工匠”。
如何办好职业教育?王泽民认为,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要针对社会需求来发展,要以创新回应需求,让学生“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墨、手中有技”。
王泽民说,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我省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职业院校不断增加,呈现出“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相互支持、共享共赢的良好发展态势,“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深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建议相关部门拿出最大的诚意和更大的魄力,吸引更多豫籍人才回归。”
——省政协委员 张辉
生物医药产业链是我省重点培育的28个产业链之一,如何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
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华之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认为,要从“千人一药”向“千人千药”转变,“万物皆可测”。
从“千人一药”到“千人千药”就是围绕自主创新,在从“经验性用药”向“精准性用药”转变上开新路。“我们自主研发的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切实做到了‘精准性用药’。”张辉说。
“万物皆可测”就是围绕着关键技术,在高端装备研发上求突破。“实现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补齐短板,国产替代势在必行。”张辉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固态纳米孔测序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完成了国产替代。
“建议相关部门拿出最大的诚意和更大的魄力,吸引更多的豫籍人才回归,激发创新创业活力,聚力推动自主研发,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张辉说。
“在‘行走河南’中找到‘小支点’,努力撬动‘读懂中国’的‘大传播’。”
——省政协委员 王胜昔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最近,大美河南凭借文旅频频“出圈”。
如何挖掘辉煌灿烂的中原文化,省政协委员、光明日报社河南记者站站长王胜昔表示,要在“行走河南”中找到“小支点”,努力撬动“读懂中国”的“大传播”。
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行走二里头遗址,也就读懂了最早的中国。王胜昔认为,首先要抓住河南省重点的文化遗存,探秘它的“前世今生”,讲给世人听。其次是挖掘流传千年的冷门绝学和传统艺术。
河南通过推出“甲骨文体操”等,让甲骨文研究这项冷门绝学在实验室里“活”起来、在百姓生活中“火”起来。
他建议河南专门设立一个冷门绝学研究院,收集整理、抢救挖掘深藏在民间的冷门绝学,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不失传,真正实现“冷门绝学不再冷,民间艺术有传承”。
“抢抓机遇发展数字技术,让更多传统产业更识‘数’。”
——省政协委员 李敬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咱们河南有句俗话,说一个人没眼力、看不清形势,就说这个人‘不识数’。”省政协委员,河南大河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敬欣说,如果现在我们不抢抓机遇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那我们真的不识“数”。这个“数”,就是数字技术、数字经济。
他认为,我省是一个工业大省,传统产业比重很大。与江浙等沿海地区相比,我省工业制造数字化技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大量的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建不起网、养不起网”,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我省亟须建设统一的、开源的、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制造特别是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赋能。
李敬欣呼吁,建设全省统一的、开源的、开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同时,培育我省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经济形态,为出彩河南作贡献。
“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
——省政协委员 王新奇
两岸文化交流,是增强两岸人民情感和认同的重要纽带。
“我的外公在73岁的时候毅然回到家乡河南,创办了全国第一所由台胞捐资兴建的本科高校——郑州升达学院,随后又创办了郑州商学院。这两所高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20万名建设者。”省政协委员、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董事长王新奇分享了一家三代的办学故事。
“近年来,郑州升达学院每年都安排100多名师生赴台研修、学习,成为豫台交流基地;我们承办的中原文化宝岛行等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为台湾青年了解河南、体验中原文化创造了条件。”王新奇说。
经过多年实践,王新奇认识到,教育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王新奇希望,“通过河南省政协提供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两岸学分互通、学历互认、学生互换等工作。同时选聘更多的台湾知名学者到河南高校工作,共建高端科研平台,为两岸开发更多的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仇卉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