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评论

青年群体为何偏爱“国风国潮”?

2024-01-22 15:55 来源: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闫继华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年人只有把学习中华文明的历史知识与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深入阅读经典古籍、鉴赏优秀文艺作品、学习文化名家论著的过程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当前,“国风国潮”在青年群体中流行,用舞蹈演绎《千里江山图》的舞剧《只此青绿》一票难求;越来越多的青年穿着传统服装自信地行走街头,俨然服饰新时尚;博物馆里随处可见的青年身影;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更有年轻人自发组成兴趣小组,抒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那份热爱……

是什么让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如此“燃”?青年对“国风国潮”的偏爱背后,正是坚定的文化自信。新一代青年群体出生成长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他们看见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古老而青春、传统而现代,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令人骄傲和自豪。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人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热爱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自立自强、拼搏奉献,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和持久的力量,需要用心学习、静心品读,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有的人有时对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容易停留在表面,他们被热闹的文化活动吸引,走马观花,仅热衷“打卡”“晒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中,陶瓷类文物是故宫器物藏品中的第一大门类,很多青年人慕名参观陶瓷馆。但如果没有一定知识储备,不了解中国瓷器文化,孤立地看每一件展品,很难读懂展品背后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也很难感受到中国瓷器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年人只有把学习中华文明的历史知识与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深入阅读经典古籍、鉴赏优秀文艺作品、学习文化名家论著的过程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在坚定文化自信中谱写新时代青年的青春答卷,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热爱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所学所长,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非遗保护中心青年职工徐宁将川剧艺术与杖头木偶戏相结合,他翻阅书籍资料、求助川剧老师、请教本地民俗专家与传统艺人,借用真人变脸、喷火等原理,为木偶增设了10多处机关装置,为非遗文化增添了新魅力。青年人有想法、爱创新,可以多运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新话语赋予中华文化更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去。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