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 | 农民日报头版关注:河南省洛阳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河洛大地春潮涌
——河南省洛阳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张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陈显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河南洛阳山川形胜,煌煌表里河山。境内“五山四岭一分川”,蕴藏千年文脉的同时,也给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制约。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洛阳如何突围?
洛阳市委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持续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立足实际,选准小切口,破题大文章,洛阳市创造性提出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即坚守防止返贫一条底线,突出“三清两建”、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五个抓手,强化党的领导一项保障。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洛阳又提出了“4+2”重点工作,即突出抓好牛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乡里中心建设、劳动力技能培训和乡村治理、农村金融两项保障性措施。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从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在河洛大地成为历史,到实施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4+2”重点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洛大地焕发勃勃生机、呈现万千气象,绘就了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特色产业 让农民富起来
行走河洛,放眼乡村,洛阳农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全省首家“牛交所”在嵩县成立,托牛所、养牛贷系统集成,存栏交易节节攀升;在新安县,“麦椒芝麻豆”轮作套种,亩均效益突破万元;在汝阳县,1公斤红薯淀粉被加工成12碗酸辣粉,增值幅度超过10倍;“百村千宿”行动,打响栾川老君山等民宿集群品牌……
衡量乡村振兴的成色,既要看乡村的里子面子有没有美起来,也要看老乡“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洛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红艺说。
洛阳市牢固树立富民导向,把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着力做强绿色杂粮(102万亩)、肉牛奶牛(存栏35万头)、中药材(105万亩)、食用菌(3亿棒)等4条特色农业产业链,特色产业总产值达303亿元;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51.5万头、170万只。
立足优势,洛阳实施产业富农工程、科技兴农工程、宜居惠农工程、改革强农工程。通过“链条式”发展,做足、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加快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现代农业风生水起、沃土生金。
擦亮“伏牛山居”“黄河人家”民宿经济品牌,洛阳民宿产业发展全面起势,建成规模以上高端精品民宿集群4个、民宿459家,带动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洛阳强化技能培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2.67万人次。加快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统一采集、统一系统、统一评价”的信用村评价模式,实行整村授信,2023年前三季度涉农贷款余额新增123亿元。
“一村一品”、串珠成链,联农带农、携手共富。据悉,按照洛阳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583万亩,优质草畜饲养量达349万头;创建特色优势专业乡镇40个、专业村240个,形成“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2021年开始,洛阳市委开展了“三清两建”乡村治理专项行动,建成各类村经济组织1.1万个、村自治组织2.8万个,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把党心、民心凝聚在一起,让脱贫后的村民走上更坚实的振兴之路。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68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省1250元。
供排水一体化 让农村美起来
在栾川县龙潭村“沃地农场”,以农场为坐标,溯游而上,七姑沟河的泉水在山腰上汇聚成龙潭水库,依库而建的现代化水厂滋养着整个小镇;顺流而下,污水管网沿着河谷串联乡村,蜿蜒接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排放。
这一切,都在栾川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智控中心完成在线管理。大屏上供水流量、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设备运行等情况一目了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而污水处理则是这场硬仗中的“硬骨头”。管网线点长面广、设施投入巨大、运营维护艰难,都是必须突破的痛点难点。
赵红艺介绍,2021年起,洛阳直面问题、大胆创新,按照“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理念,持续将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作为加快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污水治理问题。
洛阳全域1.52万平方公里,有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需求的行政村达2618个,需要投入资金超过133亿元。钱从哪里来?工程怎么建?
洛阳给出的答案是:一张图覆盖全域。
规划显示,洛阳市的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建设工程,八区七县共有一张大网,每个县(区)负责一张县(区)网,洛阳市全域宏观统筹,各个县(区)负责筹资、建设、连通、运维。
栾川县、新安县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县,8个乡镇、91个村入选全省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名单;洛阳市完成年度改厕6万户;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的行政村占比达70.5%;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宜阳县践行“一统四化五场景”推进路径,实现供排水设施全域覆盖。
截至目前,洛阳市2558个行政村完成建设任务,占比97.7%。同时,区分南部生态发展区、环都市区、都市核心区3类地区和“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3个等级,开展竞争性创建,以点带面、连片提升,创建乡村建设“达标村”1441个、“示范村”316个、“精品村”65个。
乡里中心 让家门口幸福升级
步入宜阳县张坞镇竹溪村,原本废弃的村办小学和红旗炼油厂老房舍被改造成龙过川乡里中心。
没有围墙、不设柜台,群众与干部面对面,拉近了关系,消除了距离;养老托幼、日间照料、便民超市等功能集中布局,乡亲们享受公共服务更加便利。
乡村治则百姓稳,百姓稳则乡村兴。洛阳创新提出乡里中心建设,推进乡村治理,为和美乡村开篇布局。
按照“为民、惠民、便民”理念,洛阳坚持政府统筹、居民互助、社会多元主体共建,打造集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托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便民商务、产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服务圈,实现事有所办、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为民服务不留死角。
在洛阳乡里中心,理发室、卫生室、便民超市、电商物流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幼中心、食堂等都是标配;在乡里中心便民服务清单上,村“两委”的代办事项就有36条,都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背后体现的是“服务最大化”理念。
标配是基础,在实际建设运营中,洛阳坚持运营前置,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乡里中心建设,各地各村的服务因需而建、千手千眼。
截至目前,洛阳市2003个行政村已建成乡里中心,占比71%。洛阳乡里中心大门常开、服务常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
从谋篇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到实施“4+2”重点工作,短短几年间,洛阳乡村正发生着深刻蝶变。
2023年9月,来自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百名“三农”记者齐聚洛阳采访调研。行走河洛大地,他们不吝镜头、不惜笔墨,纷纷为洛阳“三农”工作、乡村振兴点赞:在乡村振兴中,洛阳敢于创新,用“151”统揽全局,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全域覆盖,乡里中心在全国率先实施建设,打牢了乡村振兴根基,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若问乡村振兴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责任编辑: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