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东坡》用国际视野讲述传统故事
摘要:苏东坡对于中国人来说太过熟悉,但对《诗忆东坡》总导演沈伟来说,他不想重复以往的故事,甚至在这部剧中没有故事,完全跳脱了对苏东坡个人故事追忆的创作模式,而是用“意”与“境”的结合,一幅幅诗卷的展开,一段段舞蹈的呈现,让观众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生动。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已于12月1日-3日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演出结束后,这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眉山市委宣传部出品,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受到了来自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有评论称:“《诗忆东坡》的后劲,确实有些‘绕梁三日’的感觉,总会在不经意间,脑海又浮起苏东坡先生的佳句名作,但不同于既往的平面化文字,如今多了或抽象或具象的立体印象。”
《诗忆东坡》是由国际著名编导、舞蹈家、画家、视觉艺术家沈伟执导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画卷》便是观众最为熟知的作品。在《诗忆东坡》中,诗是载体,忆是行为,东坡是对象。当现代舞与古诗词相逢于舞台之上,这是一场具沉浸感的梦幻之作,不仅赋予了现代舞以古典美,也给予古诗词以新时代的意境。总导演沈伟是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家,国家级艺术演出单位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和物华地灵的眉山市携手,共同挖掘历史人文宝藏,中央与地方创作演出人员交流合作,奉献精品佳作,《诗忆东坡》是以国际语言和视野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的一个成功范例。
诗词之韵映衬出文化之美
《诗忆东坡》以大文豪苏东坡的人生作为创作主干,以优雅的现代舞演绎苏东坡的诗意人生。这是一部可以突破语言局限的表演剧,任何国家的观众都可以通过舞台的背景设计以及演员的舞蹈动作,来体会整部剧所传达的文化之美。
现代舞诗剧是一种新颖的艺术形式,演员以舞蹈表现人物情感。观众可以通过这场表演,记住苏东坡生于1037年的眉山,年轻时名动汴京,为官后就任于密州、杭州,他这一生的轨迹都浓缩在《诗忆东坡》当中。演员们不仅是在以舞蹈形式纪念苏东坡,也在用舞蹈演绎着东坡的诗词之韵。
今天的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已经不局限于针对书本的死记硬背,《诗忆东坡》以独特的现代舞台剧形式传递诗词文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点,这是少见的舞台诗词美学。在《诗忆东坡》中能看到什么?如果说现代舞、古诗词、优雅的舞台灯光布景仍在意料之中,那么气韵生动的书法、诗中有画的具象呈现、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则是出乎意料的。欣赏《诗忆东坡》,观众获取到的不仅是关乎美感的精神享受,更是一种由个体生命存在之有限,升华至无限与永恒的超越之体验。跨越千年时空,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依然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心境的开阔,“我欲乘风归去”充满着飘逸与洒脱的心情,“门前流水尚能西”则指向了生命哲思与时间本质。
用国际视野呈现国学文化
这部舞台作品,并非简单以苏东坡的诗词作品来串起他的生平,而是通过舞蹈、灯光、置景等层面的艺术创作,其中也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塑、篆刻、戏曲、武术等多门类艺术形式,进行更细腻的解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场从1037年缓缓步入2023年的古今对话之旅。舞蹈、音乐与画作,都是超越国界、文化以及时代的通用“语言”,将古朴优美的诗句,以这样的形象进行表达,可以无差别地打通不同文化、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实现审美上的共性愉悦。
近年来,国风、国学文化兴盛,国画、诗词等受到年轻人喜爱,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拿下19亿票房就是证明,而这部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更是如此。看这场现代舞诗剧,观众能通过舞蹈艺术,感受到苏东坡的诗词和精神魅力,也能与伟大的诗人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触碰。《诗忆东坡》中,有《只此青绿》的山河,有《长安三万里》的家国,但更多的是,之于苏轼诗化一生的先锋解读,那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那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忽还乡”的悲情,那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宿命,那是“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释然。《诗忆东坡》用更具国际化的视野,将中华传统之美推送到世人面前,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一次自信的表达,是常言的“守正创新”——整部剧没有拘泥于形式,但已经超越了形式,带给人更多的是在意境层面的表达,是同千年前的苏东坡一样的物我两忘,作品带给了观众独特的观感。
意与境的结合表达了文人的精神
看过演出的观众表示,在欣赏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前,他们最好将对于苏东坡的认知全部清空,将自己交给舞台,这样才能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沉浸式体验。
苏东坡对于中国人来说太过熟悉,但对《诗忆东坡》总导演沈伟来说,他不想重复以往的故事,甚至在这部剧中没有故事,完全跳脱了对苏东坡个人故事追忆的创作模式,而是用“意”与“境”的结合,一幅幅诗卷的展开,一段段舞蹈的呈现,让观众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气韵。沈伟表示,整部剧要表现的是诗词精神,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这种精神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用人去表现。一千年前的苏东坡,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如何生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整个人生留下的东西。整部剧不见东坡,却又处处让观众感受到东坡的存在。
观众也始终沉浸在宋代美学的诗情画意中,观众席间唯一出现躁动的时刻便是一些当代元素的“乱入”,演员们坐着轿子、骑着自行车、踩着滑板车、滑着滑板穿梭在舞台上,这是这部剧目的大胆创新之处,从1037年到2023年,导演沈伟通过不同时代的标记,让当代观众与这位古代文人达成对话。舞台上展现的是千年前的苏东坡,也是2023年以当代视角呈现的苏东坡,要让当代年轻观众重新认识一千年前的文人,需要更当代的、国际的视角去呈现。《诗忆东坡》便是以国际语言和视野讲述中国传统故事的范例,它让观众重新认识和了解了东坡文化、宋代美学。“苏东坡”也成为可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IP,成为眉山的苏轼、世界的东坡。
采写/记者 滕朝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