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苗族节日看非遗|芦笙何以被称为“灵魂乐器”?
摘要:芦笙是苗族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灵魂乐器”,更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芦笙制作队伍,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记者:吴斯洋、崔晓强 编辑:刘瑞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段时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苗族同胞们正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活动,庆祝苗年和鼓藏节的到来。
苗族文化跨越千年,不管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的苗族盛装,还是千锤百炼锻造出的银饰,亦或是节日里的“灵魂乐器”芦笙,无不体现着苗族同胞的智慧和对美好的向往。
芦笙是苗族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灵魂乐器”,更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芦笙有着不同数量笙管的区分,代表着吹奏的曲调不同。
而要制作一把芦笙,最难的环节是打磨铜片和调音,要得到满意的音质和音色,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芦笙制作队伍,将这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记者:吴斯洋、崔晓强
编辑:刘瑞娟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