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青会|一所高校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
10月30日,北理工男足队员王建、李宗灿、贾翰林(从左至右)在训练后上自习。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首届学青会大学组足球项目中,北京男足获得季军,该队由北京理工大学男足为班底组成。
球队队员、法学院研一学生王建在校完成出征前最后一次训练后,没有放松休息,而是选择与队友一起自习。看到学生运动员学习、训练“齐头并进”,昔日北理工男足队员、现任球队教练于飞很欣慰:“学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业要求一贯严格。文化课考试不及格,就立即终止训练,补齐短板后才能恢复。”同时,学校也会通过学分制、个性化授课等方式,为运动员完成学业创造条件。“文化素质提升,利于运动员掌控比赛,有更好发挥;而运动中磨炼出的体能、毅力也会促进学习和成长。我始终相信‘教体相长’。”
于飞回校任教本身也是“教体相长”的印证。学校制定了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于飞有经验有威望,对学校、校园足球都有感情,双方一拍即合,从球队队员变成教练,继续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教授给其他队员。
青训制度对足球至关重要,校园球队也在积极探索梯队建设,将体教融合向纵向延伸。北理工依托学校的足球俱乐部,提供低收费的公益性课程,吸引周边中小学生在课后、周末训练。孩子们能在训练中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学校也能从中发现和培养“好苗子”。
代表北京队的北理工男足教练于飞在学青会小组赛中向队员布置战术(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10月30日,北理工男足队员、大一学生赵畅、曾宇翔、白炅、陈博艺(从左至右)训练后上晚间的选修课。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11月8日,代表北京队的北理工球员王建(左)在学青会足球大学组与重庆队的小组赛中进攻。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10月30日,北理工男足队员郭梦杰(左)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操场训练。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10月30日,北理工男足队员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操场训练。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10月30日,周边小学生放学后来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操场练习足球。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10月30日,周边小学生放学后来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操场练习足球。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