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 不该是个难题
摘要:反之,课间不让学生走出教室,非但让孩子们少了很多活动筋骨、交流交友的机会,还可能滋生其他问题。另一方面,学校要提升走廊护栏、楼道扶手、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施的质量,同时安排值班人员维护课间秩序,对课间活动中孩子的一些有安全风险的行为,老师要及时制止、批评教育并告知家长,共同教育。
近日,一位小学老师在网上反映,其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学生在课间不出教室,引发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共鸣。从网友留言和媒体报道来看,很多学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学生在课间禁止出教室,但老师会口头教育学生:除了上厕所、接水外,尽量不外出活动,即便在教室里,也不可大声说话。一些要求较为“宽松”的学校,会允许孩子在走廊里走动,但不能上下楼或去操场。
这一趋势令人感到不解、担忧。有了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可以在教室里稍作休息,为进入下一节课调整好状态,也可以到走廊里呼吸下新鲜空气,跟同学闲聊、交流学习心得,或是到操场上活动一下,这些都是校园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课间休息不仅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会成为美好的校园回忆。反之,课间不让学生走出教室,非但让孩子们少了很多活动筋骨、交流交友的机会,还可能滋生其他问题。譬如,就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课间只能跑到厕所里跟同学聊天、分享零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不同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同,课间都采取“不出教室”的管理方式,显然也不合理、不必要。
“课间十分钟”引发的热议,折射出人们对课间活动回归校园的期待。其实,这些道理校长和老师都懂,甚至比多数人更懂,那问题出在哪?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因打闹而发生的纠纷乃至安全事故,让学校对学生的课间活动提心吊胆。为了避免出现问题被教育部门追责、被家长索赔,一些学校索性对学生采用了课间“圈养”模式。这多少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懒惰”的管理。
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本不该是个难题。课间活动,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多给孩子讲讲课间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通过校园广播、公告栏等渠道多作安全提示,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提升走廊护栏、楼道扶手、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施的质量,同时安排值班人员维护课间秩序,对课间活动中孩子的一些有安全风险的行为,老师要及时制止、批评教育并告知家长,共同教育。此外,教育部门也要联合当地学校,共同研究如何建立健全保险机制,尽量缓解家校对课间活动的安全顾虑。
说到底,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体现的是教育理念和责任担当,考验的是家长、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能力,是真正的“一切从孩子出发”。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