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医学科学院“开张”三个月 “医工产”对接结硕果|“两城一谷”探创新
重建的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是医学创新核心基地,更是支撑创新成果转化的平台,揭牌只有短短的三个月,都有哪些成果实现了转化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现场】 医院工作人员交流经颅磁智能康复设备
双侧对称,但是做不了几次,发热了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郑州大学康复医院副院长 李哲: 这个东西一直在慢慢的摸索,也慢慢在改进,这个技术应用我们探索已经将近有10年了。
李哲说的这个仪器叫经颅磁刺激器,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无创无痛的刺激中枢神经,对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等脑神经及神经损伤性疾病起到辅助治疗。该仪器作为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已经取得国家专利。
近期,这个系列康复设备已经找到合适的企业,10月15日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很快就可以实现量产。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院长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康复医学研究所 所长 郑鹏远: 这一次我们转让专利,是5项国家专利,这不仅是转化,还有孵化的政策,应该说是难得的机遇和平台,发挥我们的临床优势,给企业做好共同的对接。
郑院长说,这个也是重建后的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进行的第二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
围绕“临床出题、研究所解题、企业孵化、推广应用”,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在全省筛选科技成果项目,组建专家评审,对接企业洽谈,第二批推动51项成果转化,转化总金额超过1.6亿元。而首批3项专利转让和产业化落地签约仅仅两个多月,就将结出甜蜜的“果实”。
其中,河南省直三院整形外科的王军杰医生,依靠多年临床,为解决耳部瘢痕的修复、治疗,设计出的这个“小夹子”系列专利产品,月底就可以实现投产,预计明年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学项目总监 刘鹏飞 博士: 进度非常快,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9月28号取得产品的注册备案许可,本月底正式入驻生产。
河南省直三院整形外科主任 王军杰: 从企业的对接,后期许可证的注册,实验室的建设,保姆式的一个全方位服务来打造来推进。为我们创新型的这些医生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的平台,鼓励了这些临床一线的医生是全心地做好临床,做好创新,更好地服务患者。
三个月,两批成果转化示范效应,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正在建立联动机制,让医学科研人员的“好创意”,有实力的医疗企业,在中原医学科学城,培育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杨晓峰: 针对临床医学专利成果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构建转化培训、技术论证、承接方匹配、平台保障、基金支持、产业化落地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推动院城产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胡志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