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冲:从长征路走上幸福路|最爱中国红
摘要: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实习):听您讲这个故事感觉历历在目。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何桂英:是啊,这个何大妈呀,她是我的曾外祖母。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接受精神洗礼的红色打卡地。当地不仅讲好了红色故事,还靠红色旅游走上了致富路。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一双手托起一颗红星,这里是何家冲村村口。这里面的红色故事不胜枚举,今天就用我手上的这三张图片为指引,带大家到里面去找一找这些动人的红色故事。
作为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景区之一,何家冲里有40多个景点,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着当年的红军长征故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走进何家冲,很容易就能找到我们今天的第一个目标,也就是这棵有800多年树龄的老银杏树,当时红25军就是在这里集合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熊晨彦:出发当晚,可以说是大雨滂沱。一道闪电将银杏树劈开了一个大豁口。三年之后,沿着这道豁口向着长征胜利的方向,又长出了一只新芽,这也象征着我们革命的火种生生不息,焕发出的蓬勃生机。
游客 周先生:可见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勇于向上的勇气就像我们的革命精神一样。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我们的第二个打卡点,离刚刚的古银杏树也不远,他就是我们的红军碾。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孙斌远:1934年的11月16号之前,何家冲的父老乡亲连续三天,人停磨不停昼日昼夜碾米碾面,把这碾好的米面炒熟,分发给我们红25军的将士们。长征的时候备用的干粮,村子里有很多老百姓就跟随着队伍就长征了。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那现在咱们村还有当兵入伍的传统吗?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孙斌远:每年应征入伍的时候,这个征兵的时候我们村的适龄青年就积极报名参军。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红色精神也是代代相传。
军民鱼水情,红25军的2000多名将士,告别大别山的父老乡亲后,就踏上了战略转移的长征路,他们也成为 了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被誉为“北上先锋”。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何家冲的老乡对红军的支持远不止粮食和物资,还有用生命守护的深情。我们今天要寻找的最后一个打卡点就是红军的英雄母亲何大妈。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您看过这张照片吗?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何桂英:见过,就在这里面呢。
照片旁边,就是何大妈奋不顾身救红军战士余占海的故事。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何桂英:敌人说,放余占海可以啊,要么挖掉余占海一只眼睛,要么挖掉何大妈的一只眼睛。何大妈一把从敌人手中夺过枪,他用枪头狠狠地砸向自己的右眼,当时是鲜血涌出血流满面,就这样这个余占海红军战士得救了。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周文卓(实习):听您讲这个故事感觉历历在目。
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村村民 何桂英:是啊,这个何大妈呀,她是我的曾外祖母。我现在是这个村的义务讲解员,我有责任,我要把何大妈和红军的故事讲下去。
如今的何家冲围绕“北上先锋”长征出发地的定位,还打造了红色公园和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开发长征精神等课程20多项,红色加研学加民宿加服务,每年能接待游客60多万人。
责任编辑:刘灵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