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桥之上一眼千年 开封州桥遗址重现北宋东京梦华
摘要:作为东京城盛景的见证者,北宋之后的岁月里,州桥历经重修改建。此外,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
人民网开封8月14日电(记者肖懿木)城因水而秀,水因桥而美。在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有一座跨越隋唐大运河的地标性建筑——州桥,见证了千年古城的辉煌与变迁,也承载了大运河文化的精髓与传承。
由于战乱和黄河泛滥,历史上开封曾多次被泥沙掩埋,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清开封城。州桥遗址的发掘,揭开了开封城下这6座古城的神秘面纱。州桥也因其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从发掘开始就吸引了世人的注目,“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州桥遗址清理出的唐宋至明清时期汴河河道遗存。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州桥的发掘,是北宋东京城遗址考古的关键点之一,州桥及汴河位置的确定,为东京城提供了可靠的时空坐标,对研究城市布局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三营说。
“州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其桥与相国寺桥皆低平不通舟船,唯西河平船可过。其柱皆青石为之,石梁、石笋、楯栏,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桥下密排石柱,盖车驾御路也。”900年前,宋人孟元老靖康之乱后避地江左,晚年追忆汴京盛事,撰写了《东京梦华录》。
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汴河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因在州之南门故名州桥,五代称汴桥,宋代改称天汉桥。作为东京城盛景的见证者,北宋之后的岁月里,州桥历经重修改建。黄河泛滥导致汴河淤塞日渐严重,明朝末年一场洪水灌城后,汴河与州桥彻底在开封地面上消失。
千年过后,城摞城,桥摞桥……拂去历史的尘土,2018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州桥及附近汴河遗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出的重要遗迹主要有州桥、汴河河道和河道南北两岸的宋代石壁。最西侧为明代早期的州桥,州桥东侧有明代晚期修建的小型青砖拱桥,州桥东侧的汴河两岸发现有宋代的大型石壁雕刻,湮没千年的繁华渐露真容,昔日荣光逐渐揭开面纱。
州桥石壁上的北宋浮雕壁画。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到过州桥遗址的人,都会被其壁画所惊艳,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壁画上的祥云、瑞兽、仙鹤巧夺天工、端庄大气,且壁画在水平面之上,古人可以边乘船边欣赏,石壁上祥瑞图案与《东京梦华录》记载完全一致,精美绝伦。
据王三营介绍,目前揭露的北侧石壁顶部距地表深度约6.8米,石壁通高5.3米,东西长21.2米,雕刻纹饰的石块有16层,通高3.3米,有3组图案。整个石壁每组为一匹海马和两只仙鹤环以祥云组成,长度约为7.5米。整个石壁推测共有4组图案,长度约为30米,每匹海马头部还长有“独角”。
“州桥石壁从规模、题材、风格方面均代表了北宋时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填补了北宋艺术史的空白,见证了北宋时期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高度。”王三营说。
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考古出土文物明代青花水草纹浮蟹杯。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截至2022年7月,州桥及汴河遗址考古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不同时期各类遗存遗迹117处,种类包括河道、水工设施、桥梁、道路、神庙、房址、沉船等。州桥遗址新发现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万多件,质地包括陶、瓷、石、玉、木、骨、金、银、铜、铁、蚌、琉璃等,其中瓷器标本56000多件,陶器标本1800多件。
此外,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完整揭露出了唐宋至清代开封城内的汴河形态,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开封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中国大运河及其变迁史提供了考古实证。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