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兴豫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为农村老人幸福“加码”
摘要:“从乡镇敬老院到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变化的不只是名称,背后体现的是完善乡镇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现代化的努力。”
本报记者 石可欣
7点半起床,早餐是鸡蛋、牛奶、馒头和小菜;上午晒晒太阳、听听广播;午饭有荤有素,有米有面;下午与其他老人聊聊天;晚饭后在院子里散步活动……这是今年97岁的老人赵景然在许昌市襄城县湛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天。
“前段时间,俺闺女说家附近敬老院变成了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看完俺就决定住在这儿了。”8月10日,赵景然告诉记者,“这里离家近,有人照顾,给子女减轻不少负担。”
服务中心主任李丽告诉记者,湛北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前身是湛北乡敬老院,按照全省乡镇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转型工作安排,今年5月开始,在满足特困老人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他们用富余床位为社会老人提供住养服务,向周边老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并将服务渗透到村级互助养老机构,惠及农村居家老人。
“当前,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养老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越发凸显。农村特困老人供养需求发生变化,面向特困老年人的乡镇敬老院养老床位出现富余。”省民政厅副厅长杨蕾介绍。
今年,省委改革办将乡镇特困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转型纳入7个微改革事项,省民政厅将其作为2023年推动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短板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具体部署。
在认真测算现有机构面积数、床位数、入住人员数等多项指标的基础上,我省制定印发了《河南省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设置运营服务指引》,明确对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相关要求。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采取分批支持办法,对乡镇敬老院转型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进行资金补助。
杨蕾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各地正在转型的乡镇敬老院已面向社会开展宣传,这不仅解决了社会老人特别是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无处托养、家庭劳动力得不到解放的难题,而且盘活了敬老院原有闲置资源。
“从乡镇敬老院到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变化的不只是名称,背后体现的是完善乡镇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现代化的努力。”省委改革办副主任牛卫国表示,“我们将会同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及时总结各地示范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经验,建立健全乡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转型改革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持续为农村老人幸福‘加码’。”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