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还要求,“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近年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物领域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202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系统布局7个方面重要任务、统筹设置18个专栏重点任务。
◇近年来,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更高的历史自觉、更大的历史担当、更多的历史作为,持续做好赓续保护传承与弘扬这篇大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
◇在深化文明探源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自2001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来,河南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两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研究工作,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在守正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从首创考古盲盒掀起“考古热”,到“中国节日”系列让传统文化破圈传播……中原大地,厚重的文化遗产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
◇在文旅文创融合中担当新的文化使命。河南大力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如今,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带亮点纷呈、洛邑古城等沉浸式体验场所叫好叫座、“只有河南”等一批标志性文旅地标次第开放、16条精品文旅线路、100项重大标识项目让人应接不暇。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初辟鸿蒙,奠定了炎黄子孙的共同血脉根基;规模宏大的二里头夏都遗址,见证着“最早中国”的王朝气象;汉字鼻祖殷墟甲骨文,承载了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
历史上,河南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年之久,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书写了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一次次将目光投向深邃的中华文明历史深处。2014年5月,他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他还要求,“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文物领域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202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系统布局7个方面重要任务、统筹设置18个专栏重点任务。
河南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做好赓续保护与传承弘扬中华文明这篇大文章,相继印发《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以更高的历史自觉、更大的历史担当、更多的历史作为,做好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将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旅发展优势,在保护传承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说,一座座古都、一处处遗址、一件件文物、一册册典籍,都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研究讲述中国历史的宝贵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魅力,让人们在历史之旅、文化之旅、精神之旅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历史主动性。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
目前河南累计有53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4个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新石器时代万年文化史揭秘,文明探源、夏商考古成果惊喜连连;“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叫响、高标准规划建设博物馆群、构建中华文化超级IP矩阵……坚定文化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变成一个个具体行动。
游客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游玩(2023年6月21日摄)
演员在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礼佛台演绎《文昭皇后礼佛图》(2021年4月25日摄)李安摄 / 本刊
深化文明探源 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在河南初露曙光,历经夏、商、东周、东汉、魏晋、隋唐至北宋达到鼎盛,其在中国文明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地位。
河南一直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文化研究的“主战场”。
2001年,国家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期工程重点研究的6处都邑性遗址5个位于河南,河南考古学者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先后负责并参与13个子课题研究,逐步成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重要力量。
2019年,“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和“夏文化研究项目”先后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一批重大考古新发现为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作出更多河南贡献。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
广大考古工作者筚路蓝缕,在中原厚土不断掀开华夏文明尘封的历史,围绕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持续开展研究,逐步建立起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明晰了中原地区各考古学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定位。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中原腹地河南都有着深刻而集中的体现。”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说。
手铲不辍 勾勒文明经纬。5000年前带有推拉门道的大型玉器作坊、高等级墓葬;6000年前的古国粮仓;7000年前的高等级房址……在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人员正仔细发掘。
黄山遗址是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中的重点遗址。2018年5月至今,考古人员对其进行持续考古发掘。“目前系列发现不仅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特征,同时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独特价值。”黄山遗址考古领队马俊才说。
近年来,河南考古工作者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果为基础,以“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和“夏文化研究”等“考古中国”项目为抓手,持续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诸多考古成果交相辉映,共同实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时空节点。
截至目前,河南2023年新批复的考古发掘项目达109项,成百上千名考古工作者在中原大地上“以铲为器”,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自信,勾勒文明经纬。
“目前,河南正在加快推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重塑性改革,策划实施文明起源阶段研究和商文化研究项目,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向深入,努力形成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为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贡献河南力量。”任伟说。
科技助力 建设现代考古体系。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金相显微镜、荧光XRF……走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各种技术装备不断升级“上新”,成为考古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的“挖宝”过程(2022年5月17日摄) 李安摄/本刊
土质遗迹文物考古实验室、无机类遗存保护修复室、有机类遗存保护修复室、X射线探伤室……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工地机器轰鸣。未来,位于一楼的精细考古实验室将向游客展示文物修复、保护的全过程。
从传统的“手铲释天书”,到各种“黑科技”大显身手,河南近年不断聚焦科技考古,促进科技深度参与考古田野调查、勘探、现场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分析、文物保护的全过程,不断加快推进重点考古实验室和考古标本库房建设。
“近年来,我们在检测技术与装备、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陶瓷考古、冶金考古、实验考古以及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说,目前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已建成一支由16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在出土竹木漆器、金属文物、石质文物、陶瓷器等修复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022年12月,《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公布。按照部署,河南将进一步推进文物和考古学科专业建设,支持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文物考古、文物展示利用、石窟寺保护等专业,构建多层次文物人才培养体系。
深度挖掘 加强文化遗产价值阐释。300项文化研究专项课题、35部图书专著、230篇研究文章、8000多万全网阅读量……河南第一批兴文化工程成果显著。
“对文化遗产真正的保护,不是将其束之高阁供起来,是让它们‘活’起来,通过挖掘内涵,展现其独特魅力。”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为不断提高遗产价值挖掘阐释和传播推广水平,2022年河南发布《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全面系统梳理挖掘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历史文脉、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其在阐释、传承、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方面“根”和“魂”的作用,更好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河南不断健全文物价值传播推广体系,加大文物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传播力度,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古迹遗址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间节点,创新开展社会宣教活动,构建省级考古成果对外发布平台,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传播。
加强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国之大者,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
——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是河南文物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近年来,河南通过加强文物资源调查,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完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等方式,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
2022年10月,《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多措并举让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2022年12月,《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公布,全方位守护国宝安全;如今,《河南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正在推进中,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遵循,文物安全保护屏障不断筑牢。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河南的必答题。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河南根植于深厚历史文化,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借助数字化技术,不断推动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厚重文化的现代转化。
河南博物院首创考古盲盒掀起考古热、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系列“中国节日”助力传统文化持续破圈、华夏古乐团奏响古乐新声、数字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中原大地,厚重的文化遗产正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弦歌不辍的传承。
创新体制机制,守牢文化遗产安全底线。2021年,国家文物局发布《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公布的145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中,河南占16席,数量居全国第一。
“河南大遗址数量众多,相较于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形式,大遗址保护工作一直存在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易受自然因素侵蚀,可看性差,也是遗址保护展示的重点和难点。”任伟说,为此河南各地积极探索,逐渐蹚出一条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路子。
省会郑州,2017年全面开展“生态保遗”工程,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物遗址保护有机结合,推进古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目前已建成遗址生态文化公园40余处。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的苑陵故城遗址公园,秦汉风格的阙楼气势恢宏,园中翠绿葱葱,游人兴致盎然,古老遗迹成为现代生活的和谐一景。
古都洛阳,探索形成“一址一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产业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结合每处遗址不同特点和不同环境,确定不同的展示方案,建设各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形成了洛阳片区大遗址展示体系。”洛阳市文物局总工程师薛方说。如今,考古遗址公园正逐渐成为保护华夏历史文明根脉和基因、传承赓续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强化文物古迹保护,下硬功夫啃“大块头”。2021年12月,国家《“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发布的同时,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启动。历时228天后,加固保护工程完工,这是继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隔50年奉先寺又一次大型保护工程。
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石窟寺等是文物古迹保护中的“大块头”。河南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551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21处。
鉴于此,在文物古迹保护上,河南分类制定保护政策,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中的文物保护利用,加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重点推进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工作,推动红旗渠、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开封明清城墙等项目纳入申遗预备名单。
“石窟寺保护是硬功夫,需要未雨绸缪,目前河南分类实施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消除石窟寺重大险情,实现了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龙门石窟还在全国率先尝试将3D打印技术引进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将3D打印技术与局部坍塌洞窟修复工作相结合,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数字赋能,推动保护成果全民共享。3000多年前的征伐与凯旋、夏王车辇仪仗的盛大威武、“最早紫禁城”的严谨规制……在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760平方米的数字互动体验厅里,巨大的影像扑面而来,一个由近40台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再现赫赫夏都的恢宏气势。
“数字化开启了文物打开的新方式,让古老与年轻、传统与时尚,以全新的方式交融碰撞,提升了观众的体验感和沉浸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莉说。
“十四五”期间,河南计划每年支出4000万元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沉浸式数字场馆,让遗址“活”起来,走进百姓生活。如今,河南各大文博场馆不断打破传统静态展陈模式,向科技和创意寻突破。
文脉因“守正”而赓续,文化有“出新”方致远。
“河南不断结合现代生活,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并持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马萧林说。
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诗”与“远方”交相辉映
全省联动推出100项惠游奖补政策、组织实施千场文旅促消费活动、打造提升10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发放近亿元文旅“福利”、现场签约21个文旅项目,投资总额365.8亿元……6月29日,河南用一场高规格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会,奏响了文旅文创深度融合的时代进行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厚重的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雄浑壮丽的山水风光,为河南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动力,也成为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宝藏。
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一,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如今,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带亮点纷呈、洛邑古城等沉浸式体验场所叫好叫座、“只有河南”等一批标志性文旅地标次第开放、16条精品文旅线路、100项重大标识项目让人应接不暇。
在2023年的“五一”假期和端午假期,河南文旅市场分别交出5518万人次、1266万人次的成绩单。作为家底殷实的文化大省,河南正乘势向上,重塑文旅融合新格局,努力实现从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进军。
以文“破圈”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走哪里?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这是河南文旅文创发展路上的必答题。
“漫长的文明进程,在中原大地留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产、质朴独特的风土人文。我们以全省文旅资源普查为基础,以历史探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为重点,以打造一批重点展示项目、世界级旅游景区,培育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河南省文旅厅厅长黄东升说,目前已推出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起源、中国功夫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打造中华文明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高水平谋划建设博物馆群,构建全景式文明展示体系。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在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南正探索建设“永不落幕”的线上博物馆,此外河南省博物院新院、殷墟遗址博物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等也在加紧建设中。
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河南是黄河文化核心区和集大成之地,古都、古城、古迹等人文资源极为丰富,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10个标志性项目工程建成后将成为“读懂”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以旅彰文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业态”。夜幕降临,洛阳洛邑古城的红灯笼依次亮起,游客们换上古装,“穿越”到盛世隋唐,参加一场“文试”“武试”“飞花令”。日前,洛邑古城发布全新实景剧本娱乐项目,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梦回隋唐。
近年来,河南持续丰富沉浸式文旅新业态,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内涵、精神和力量。一批集空间游玩、非遗体验、沉浸互动、古风歌舞演艺、文化社交休闲等为一体的新消费场景涌现,融入厚重历史文化的沉浸式体验也让年轻人“心向往之”。
在距“千年古刹”登封少林寺约7公里的山谷里,一场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将音乐、灯光、舞蹈、武术融合在一起的沉浸式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吸引了众多游客,近600人参与的演出让观众沉浸在中华武术与佛教文化的氛围中。
此外,河南不断突出集聚效应,按照一个产品体系、一个营销体系、一个交通体系布局,打造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在郑州游商都探商寻夏,游开封泛宋舟陶醉风雅,逛洛阳观盛唐追寻历史,如今郑汴洛旅游带亮点纷呈。
培育“旗舰劲旅”创造文旅消费“新增量”。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门前,演出还没开场游客就已排起长龙。随着一束强光投射舞台之上,老子、孔子、张择端等次第登场,通过古今对话,为观众讲述浩瀚的中华文明史。
作为河南重点文旅项目,只有河南是一座沉浸式戏剧主题园,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用沉浸式戏剧艺术,讲述中原大地上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只有河南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下的重要实践,与其说它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目的地。”河南建业文旅公司总经理姚培说,开业以来共接待了全国235个城市的160万观众。
打造文旅产业领域的“旗舰劲旅”,不断营造文旅生态新体系,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河南正着力下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先手棋”。
2022年,河南全省共谋划138个省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4223.36亿元。以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汇聚了华强方特旅游度假区、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已成长成为颇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在刚刚结束的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会上,河南共梳理41个重点文旅项目,投资总额525.6亿元,并现场签约21项。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与万达集团达成合作,将在体育、文旅、演艺、影视等方面广泛深入布局;预计总投资48亿元的洛阳方特“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园”项目已经签约。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主题乐园、文化旅游项目纷纷瞄准河南市场。“目前已和河南省文旅投资集团正式签约,未来双方会共同引进国际主题乐园品牌,推动国际知名主题乐园项目在河南落地。”中军天信(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仲俊杰说。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卫彬 桂娟 史林静 参与采写:刘金辉)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