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探寻中华文明远“骨”之音|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

2023-07-16 20:47 来源: 大象时政 责任编辑:王森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微信截图_20230716204709

位于漯河舞阳的贾湖遗址是距今9000年至7500年的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的代表性遗址,其考古成果被确认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和“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今天就跟随我们的记者去贾湖遗址博物馆探寻远古之音。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剪刀手!它呢叫叉型骨器,是古时候专门用来祭祀用的,9000年前的潮流饰品,骨饰耳环,代表了先民们对美的追求,大家看我身旁的这两件7孔骨笛,仔细看每一个音孔的旁边都有刻划的痕迹,经考古人员证实,贾湖骨笛的制作呢,都是一次成型,刻划后直接钻孔,没有二次修改的痕迹,这呢也显示出了9000年前的先民高超的制笛工艺。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明显它是先进行计算的,我们说骨笛发现了有两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不等,孔数的不一样,它肯定中间的测距出来的音阶啊肯定是不一样的。

贾湖遗址共出土骨笛40多支,都是由鹤类的尺骨制作而成,经过专业人员对七孔笛进行测试,用斜吹的方式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这一发现有力推翻了所谓的中国七声音阶外来说,把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史推进到了9000年前。

(2001年出土7孔骨笛测音视频)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这是《沂蒙山小调》,虽然说在地下埋藏了9000年,它依然能够吹奏出我们的现代乐曲,而且听上去跟我们今天的七声音阶不差丝毫。

多彩的精神追求离不开丰厚的物质基础,贾湖遗址不仅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七声音阶骨笛、最早的文字雏形之一契刻符号,还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贾湖遗址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  武艳芳:这个小的黑色的颗粒是炭化稻米,那么它就证明9000年前我们淮河上游地区已经开始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他们的餐桌非常丰富,有肉食的、有植物的等等,所以说贾湖人的身高就非常高,男人的身高1.97米,女人的身高有1.78米的。

博物馆借助数字科技,让我们对贾湖先民的餐桌有了更丰富地了解。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来!一起通过AI科技和8000年前的先民连个线,昆!

AI:您好我是昆。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郭婷:你们吃什么?我们会去水里捞鱼捞蚌,还会去林子里打猎,甚至可以捕到扬子鳄。

贾湖遗址历经八次发掘,发掘总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近6000件。乐器制作、农业耕作、结网捕鱼等,不断刷新着我们对贾湖先民的认识。今年9月份将启动贾湖遗址第九次发掘。

责任编辑: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