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来如此丨6000年前的大河村人是狂热“追星族”
编者按: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起源地,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大河网开设融媒专栏《“源”来如此》,沉浸式解读中华文明的起源。让我们一起跟随“探源人”的讲述,从河南出发,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河网讯 仰望苍穹,浩瀚的宇宙,璀璨的星光,深邃和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无穷的吸引力。
探索星空,古已有之。早在6000多年前,生活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经开始“追星”了。日月星辰在他们手中幻化为太阳纹、月亮纹、彗星纹等星象图案,出现在一件件绚丽的彩陶上。
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内,有一幅由实物陶片复原而成的图案,外圈有12个太阳,内圈有24处连缀成圈的三角形,虽然不能由此断定是12个月和二十四节气的雏形,但是考古学家推测,这很可能表明了日、月、年等较为原始的时间观念。
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是一处蕴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及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因为拥有华夏民族进入文明阶段关键时期——仰韶文化的完整发展脉络,是黄河文化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大河村遗址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在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有60多种形态各异的图案,其中以天文图案最具特色。这些图案表现出先民对宇宙、星空的认知和感悟,大河村遗址因此被誉为“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说:“彩陶上的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文星象图案,是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大河村先民的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采集、渔猎为辅。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对自然现象的变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此来确定何时耕种、何时收获。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白衣彩陶盆,它的口沿处有8组直线纹组成的图案,腹部是4组由方格纹和圆点纹组成的图案,分布均匀,十分对称。据研究发现,大河村出土的彩陶上的图案常用圆形对称布局绘制,呈现二、三、六等分,图案的形状大小基本上都遵循花瓣归心的原则。由此可见,当时的大河村先民在绘制陶器的时候,已经有了对称和均分的概念。
大河村的先民在这片沃土上,认知自然,探索苍穹,上下求索,收获的是智慧,更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大河星空灿烂,照亮华夏文明前进的足迹。6000多年后的国人继续怀揣着梦想,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追星揽月行动接连上演,越来越多的“河南造”问鼎苍穹,在浩瀚的夜空中,有了更多闪亮的“河南星”。
“追星”的故事,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王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