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奶奶:一丝一缕绣“传承”丨浓情端午
摘要: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每星期都会去学校和社区给他们上课,还经常做一些公益演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把香包文化传递给每一个人。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香包的制作技艺也是一项传承已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香包奶奶”。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端午节到了,咱们大家一起做一个端午香包。
用这根线对着这根线,看成了吧。
学员 李爱华:芦老师讲的特别仔细,备课认真,像她这么大的年龄,PPT做的非常好。
学员 胡岭恩:今天跟着芦老师学会了端午香包的制作、感觉收获满满,准备回去后给每个家人都做一个。
我叫芦爱玲,今年67岁了,从小看着奶奶做香包长大的,六、七岁第一次跟我母亲用五彩线缠小粽子香包,我继承了奶奶做香包布艺玩偶的技艺。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在最早的时期,人们发现田野有芳香气味的植物上它没有蚊虫,就把芳香的那些植物给它收集在一起,用布包起来放在身上,随身携带防蚊虫,这就是最早的香包。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记者)这些都是你自己做的吗?
是呀,尤其时候这个小动物的香包,特别受三岁以下的孩子喜欢,但是这些孩子呢因为年龄太小,他不愿意把香包带在身上,怎么办呢?我就把香包和玩具结合了起来。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这是我今年专门设计的一对,叫无忧兔,它抱的是红萝卜、这个抱的是白菜,有吃有花。
在不断的创新中,我逐步地把这项民间传统技艺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项链、耳环、手链等这些可以戴在我们身上,让古老的香包为现代所用。
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传承人 芦爱玲: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我每星期都会去学校和社区给他们上课,还经常做一些公益演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有义务有责任把香包文化传递给每一个人。
最近有一件事让我非常开心,就是我要收第四个徒弟了,她们都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也愿意把这项民间技艺传给她们。
学员 崔栋:整个学习的过程,会让我感觉到中国文化的一种亲近感,包括它的博大精深性,我是非常希望以身作则地把香包从古至今的这种文化的文脉也好,或者发展也好,去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张倩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