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娱乐

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22周年后再掀热潮 古老昆曲艺术焕发新生机

2023-06-07 09:54 来源: 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付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记者了解到,随着昆曲演出剧目逐渐增多,演出市场日益红火,昆曲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也比曾经“没戏演、没钱挣”的时期有了很大改善。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今年是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2周年,国内国际都呈现出“昆曲热”。舞台上,四大昆剧院京城竞演《牡丹亭》,名家新秀佳作不断;剧场里,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让人感受到古老的昆曲艺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牡丹”京城竞放

四大昆剧院争奇斗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用这一名句来形容今年各大昆剧院在京演出《牡丹亭》的盛况,十分贴切。

“今年上半年,我在北京看到了四大昆剧院的《牡丹亭》,太过瘾了!”回想起这半年来观看演出的感受,观众林枫依然非常兴奋和满足,“2月看了北方昆曲剧院的《牡丹亭》,3月看了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三天演出,4月看了苏昆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三天演出,5月看了江苏省昆精华版《牡丹亭》上下本两天演出。每一版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千秋,百看不腻!”

《牡丹亭》集中“绽放”京城,一方面因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各大院团晋京演出,另一方面演出市场整体回温,传统文化艺术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如今昆曲演出的受众大部分是年轻人,连看好几天票价不菲的《牡丹亭》连台戏,既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牡丹亭》能够越演越多、越演越长、越演越全,和如今的观众有兴趣和有耐心去了解和品味昆曲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有关。例如上昆全本《牡丹亭》中的“春香闹学”,和其他版本相比,就新增了原著当中特别写到的私塾老师陈最良要丫鬟春香取文房四宝,春香却拿来了画眉的螺子黛、细笔、薛涛笺、鸳鸯砚的情节。这里既有典故,也有深意,还很有喜剧效果,以小见大体现出了封建礼教与“一生爱好是天然”的人性之间的冲突。

姹紫嫣红开遍

昆曲经典不只《牡丹亭》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一提起昆曲肯定会首先想到《牡丹亭》,但实际上昆曲剧目众多,风格多元,既有传统经典,又有新编原创,而且不同演员、不同场地的演出,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今年来京举办“南昆风华——昆曲展演周”,不仅带来了孔爱萍、施夏明两位名角主演的精华版《牡丹亭》,还有整理改编的昆剧《蝴蝶梦》、新编历史剧《世说新语》、原创革命题材昆剧《瞿秋白》三台大戏,让观众欣赏到南昆艺术的多彩面貌和创新精神。

北方昆曲剧院作为长江以北唯一的昆曲剧院,既重视经典传承,也不断守正创新。观众圆圆最近看了北方昆曲剧院的“纪念昆曲非遗22周年展演”后,迅速入坑,迷上了昆曲。“以前只知道《牡丹亭》,没想到昆曲还有这么多精彩的剧目,不仅好看好听,而且演员的唱念做打真是太厉害太让人佩服了!尤其是魏春荣,在《牡丹亭》《狮吼记》《义侠记》《国风》中塑造的人物性格迥异,但都特别有光彩!”观众吴莉连着看了《李清照》和《狮吼记》后也表示:“这两出戏都太好看了,第一天让我大哭了,第二天又大笑了,昆曲的魅力真是太大了!”

正乙祠古戏楼和吉祥大戏院,作为北昆重要的演出场地,让很多资深戏迷流连忘返。“在有着300年历史的正乙祠老戏楼看600年历史的昆曲,相当于在物质文化遗产中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感觉真是太特别了!”戏迷雅琴透露,有外地或者国外的好朋友来北京,她都会带他们去正乙祠看一场昆曲演出,“他们从一进大门就一脸惊艳的表情,整个观看过程都非常沉醉享受,我内心特别骄傲!”

记者了解到,随着昆曲演出剧目逐渐增多,演出市场日益红火,昆曲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也比曾经“没戏演、没钱挣”的时期有了很大改善。北方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表示,昆曲艺术在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从而赢得更多年轻人的热爱,也让传统昆曲的传承代不乏人。

国内国外“昆曲热”

墙里墙外花香浓

被周恩来总理喻为“戏曲芳苑中的一朵兰花”的昆曲艺术,有过从飘香江南到传进京城,成为风光无两“宫廷雅乐”的辉煌历史;也经历过空谷幽兰、寂寞芳菲、乏人问津的暗淡岁月。曾因整理改编《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也因入选首批“非遗”而得到全世界的瞩目。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国家提出“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八字方针,确定昆曲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让古老的昆曲迎来时代的春天。2004年,《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实施方案》出台。2015年,昆曲扶持专项纳入“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

被誉为北京大学“神仙课程”的“经典昆曲欣赏课”,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与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共同推动的“北大昆曲传承计划”而来,自2010年开设迄今已是第13年,让非遗之首在高校校园中绵延不息。

昆曲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艺术代表,在国际上同样声名斐然。2022年8月8日,北方昆曲剧院与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联手爱丁堡艺术节以及在其他国际艺术节上推广中国昆曲艺术,开启了昆曲艺术走向全球舞台的历史时刻。2022年9月5日,苏格兰亚洲艺术基金会还将“2022年全球艺术推广奖”颁给中国昆曲和日本能剧及推广机构,这是爱丁堡艺术节70多年历史上首次将重大艺术推广奖颁给亚洲古典戏剧剧种,也是中国昆曲600年发展史上首次在国际上获此殊荣。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教授认为,昆曲和中华文化的复兴密切相关,互为表里。昆曲能有今天的局面,得益于国家大规模的昆曲传承工程,尤其离不开当今的时代,离不开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背景。(记者 王 润)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