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职守 追求卓越 ——记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员、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王载忠
摘要:王载忠欣慰地说:“患者术后从昏迷到能下床活动,虽然手术过程艰难,但看到病人康复,再多的辛苦都值得,颅脑肿瘤手术的开展给当地医师传授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为受援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记者 李国喜 通讯员 刘 洋
王载忠,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队员。受援医院提露内丝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医师仅有一人,由于其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繁重,所以医疗队的神经外科医生常需要承担全院所有神经外科的会诊和手术,王载忠的到来,对于受援医院及神经外科来说格外重要。
开展第23批医疗队援外第一台颅脑手术
2022年3月12日,急诊科突然来电请求会诊,王载忠接到电话后立即前往。经过仔细询问病史、查看患者及认真阅片后,他发现这是一例开放性颅脑外伤患者,额顶骨凹陷性骨折,上矢状窦可能已经破裂,当即决定为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并及时向医疗队队长张志韧及医院CEO汇报患者情况。
王载忠(左一)在受援医院做手术。(资料图片)
由于受援医院很多器械和材料短缺,他就自备明胶海绵及棉片,术中用骨科最小的克氏针钻孔,连接所有分离的骨片。术中见上矢状窦确已破裂,因准备充分、预判全面,该问题迎刃而解。此次手术医疗队队长张志韧担任一助,翻译宋文刚副教授台下协助,顺利完成第23批医疗队援外以来第一台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理想,顺利出院。
成功救治巨大硬膜外血肿婴儿
2022年7月16日,医疗队队员正准备吃晚饭,医院儿科急诊医师给王载忠打来电话,说有一个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婴儿,病情危重。他来不及多想,也顾不上吃饭,赶紧到儿科急诊会诊。
这是个9个月大婴儿,以“高处坠落伤后左侧肢体偏瘫、恶心、呕吐6小时”入院,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硬膜外血肿,中线明显移位,右侧额颞骨骨折。他告诉儿科医师,患儿需急诊手术,尽快完善术前检查、备血,当儿科医生备血时,被告知医院血库没有血。经沟通后,医疗队队员愿意无偿献血救助患儿。在沟通手术用血的同时,王载忠立即申请急诊手术,当告诉麻醉科主任患者是个9个月大的婴儿时,她说:“我们没有给这么小的患者做过麻醉的经验,需要医疗队的帮助。”张志韧队长立即带领麻醉科赵勇辉、翻译宋文刚赶去手术室。赵勇辉在医院极其有限的麻醉用品中仔细挑选了适合婴儿使用的药物,并准备好气管导管以及相关气管插管用品。医疗队在张志韧队长统筹安排下,已做好术前一切准备。
7月16日23时40分手术开始,术中打开颅骨仔细清理血肿,复位骨瓣,没有可吸收颅骨锁,他们用骨科最小的克氏针打孔,用丝线固定骨瓣。在王载忠和张志韧、赵勇辉、宋文刚的共同协作下,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结束,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接力。当看到患儿麻醉苏醒后可爱的面容,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顾不上更换紧张手术后湿透的衣服,共同护送患儿到ICU时,此时已是次日凌晨3时。回到驻地,大家才想起还没有吃饭。
为提露内丝北京医院成功开展第一台颅内肿瘤切除术
有一次,王载忠在急诊会诊时发现一名额顶叶巨大胶质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已经出现意识不清、肢体偏瘫、语言障碍等症状,必须尽快手术。克服了没有显微器械、止血材料等困难,为提露内丝北京医院成功开展了第一台颅内肿瘤切除术。王载忠欣慰地说:“患者术后从昏迷到能下床活动,虽然手术过程艰难,但看到病人康复,再多的辛苦都值得,颅脑肿瘤手术的开展给当地医师传授了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为受援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工作中,王载忠克服器械设备短缺、语言障碍、高原反应等困难,发扬“崇严尚实 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第23批医疗队赢得了荣誉。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