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观豫丨看,中原大地发展的奋进之势
摘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济源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重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高地。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质量发展】
日前,河南省心脏重构与移植重点实验室主任聘任仪式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举行。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孙爱军说:“我真切感受到河南的创新力度、招才诚意。我们将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代表河南水平、业内同行认可、在心血管领域拥有话语权的技术创新实力。”
近年来,河南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以“重建重振科学院”和建设重点实验室为龙头带动,聚焦重大产业需求,集成发力重点技术方向,不断变革机制、完善政策、优化服务,让中原大地成为英才向往之地、创新奔涌之地、企业发展之地。
河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畅通经济循环为核心、以扩内需为战略基点,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河南篇章。
1.铆足干劲拼经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4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内,到处是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从一个毛坯上线,经过十几道工序,到成品下线,平均1分钟多就能生产1台发动机。
春日勃发。上汽新能源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等项目快速推进……一个个重大项目如同埋进土壤的种子,孕育希望与未来。今年,河南汽车产业将踏上新赛道。预计2025年,河南全省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
行走在中原大地,到处是拼经济、拼发展的火热场景。
在河南义马市北露天矿区,一座能够容纳300多万吨的巨型钢结构大棚伫立在眼前,工人正忙碌着做扫尾工作。这是河南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是全国八大储备煤基地之一,也是河南省最大的煤炭储备中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为全省及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三门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科技和金融为两翼、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为主攻方向,做大增量、做优存量、主动减量、防范变量、提高质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三门峡市委书记范付中说。
“2022年河南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000万户,今年将继续围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这一主线,在企业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景劲松说。
从广袤农村到繁华都市,河南各地铆足干劲、力争上游,跑出发展“加速度”,拼抢经济“开门红”,持续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正在吊运出口的直径9米矿用磨机齿圈。黄正伟摄/光明图片
2.全力以赴强创新,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
“作为‘入地’利器,盾构机是大国建设不可缺少的核心装备。”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杜娟说。作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隧道掘进机制造企业,位于河南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制造有限公司以“智造”带“制造”,不断攀登世界技术高峰,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已畅销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产盾构机由无到有,继续向由有到强、跻身世界前列迈进,离不开技术持续创新。“2022年,我们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矿用机动型TBM‘凉都号’、国内首台大倾角斜井TBM‘永宁号’、用于高原高寒铁路的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高原先锋号’等创新产品顺利下线。”王杜娟说。
为解决创新资源与经济规模不匹配、产业升级与创新支撑矛盾较突出的问题,近年来,河南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坚定推动创新发展,更多一流创新人才和团队扎根河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突破、头部企业加速涌现、“专精特新”企业蓬勃生长,创新发展这一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更加雄浑激昂。
3月16日,记者在三门峡市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卷卷铝卷、一块块铝合金板整齐排列,等待包装出厂。
据了解,该公司积极构建“工程集成”“研究开发”“持续改进”环环相扣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启动三门峡市高性能铝基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引进一批铝合金专业化研发团队,加大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和生产试制力度。
“努力将汽车板、易拉罐、电池壳、彩涂基板生产领域的19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三门峡市宝武铝业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斌介绍。
在义马市,宝宜新材料有限公司自动化不定型浇注料生产线旁,100多种原料经过基配、上料、配料、混合等工序,仅需6分钟,一袋重达1吨、能承受1580摄氏度高温的浇注料就能吊装而出。“2022年产量达26500吨,产值达1.5亿元。”公司总经理赵伟强表示,科技创新铸就“硬功”。
河南已初步建成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农机装备、航空轴承、诊断试剂等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全国上游水平,盾构机、新能源客车、光通信芯片、超硬材料、流感疫苗等领域技术全国领先。
3.坚定不移促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河南开封,关注平行进口汽车、做外贸业务的吕波拿到“电子汇总征税保函”后,进口60辆汽车,直接到郑州清关。“过去先报税再卖车,现在先卖车再报税;过去10多天通关,现在变为‘秒通关’。”吕波直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变化太大了”。
河南开封通许县聚焦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持续“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优流程”,建立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件事一次办”新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实行“一次告知、一次办好、N项保障”的“1+1+N”工作法,在服务大厅设置有诉即办服务专区,设立“咨询”、“帮办代办”、县纪委监委“办不成事”监督窗口,现场解决群众和企业诉求。
如今,河南构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省市县审批服务事项超90%网上可办;建成省级金融服务共享平台,用大数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从“办事不求人”到“最多跑一次”,从提供“保姆式服务”到政府要做“店小二”,河南各地上演优化营商环境比学赶超擂台赛。
《河南省“十四五”营商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河南省要进一步清除“路障”、拆除“门槛”、破除“隐形门”“旋转门”“天花板”,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大力发展信用经济,为中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融资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激发创新创业发展活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办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通办”“豫事快办”“跨省通办”场景应用领域全国领先。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太平镇龙港湾田园综合体员工在管理“空中草莓”。韩丰摄/光明图片
4.持之以恒抓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2月14日至18日,河南省委举办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研讨班上,学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思践悟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学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研讨班学员、洛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陈岩表示。
抓党建是第一责任,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河南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弘扬自我革命精神,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要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持续纠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加快建设清廉河南。
蓬勃发展的河南郑州龙湖金融岛。聂冬晗摄/光明图片
据悉,河南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情况,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督查,形成闭环落实机制。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四风”,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简”“减”同志关系、“严”“严”组织关系。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砥砺奋进。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以团结奋斗开创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河南力量。(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长镜头】
河南济源:王屋山下,创新发展热潮涌
春回王屋山,地处山脚下的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河南金利集团金利金锌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智能化控制设备高效运转,数据传感、温度控制等全线生产状态实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处处涌动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蓬勃朝气。
作为当地有色金属传统优势产业的重点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价值链跃升、产业链优化、竞争力重塑,企业高质量发展、循环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金利自主研发设计的铅基多金属固废协同强化冶炼产业化示范及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特点是‘铅锌联产、系统互补、吃干榨净’,可实现省内有色冶炼产生的危废直接变废为宝,实现固废资源化、可利用化。”该公司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王冬冬说。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历经“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级跳之后,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河南济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由建筑用钢向工业用钢、由普通钢向优特钢的转型,着力开发出包括轴承钢、弹簧钢、冷镦钢、石油用钢等17大系列、200余个钢种在内的优特钢品种,成功进入中国优特钢企业第一梯队。
近年来,济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先进制造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实现优势再造、换道领跑,推动“济源制造”向“济源智造”转变,为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在加快培育壮大。纳米新材料产业,是济源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在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河南海博瑞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正按指令生产出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二氧化硅产品。
“1纳米等于10的负9次方米,相当于1根头发丝直径的六万分之一。轮胎、化妆品、陶瓷、电子产品等领域都会用到纳米材料。”该公司科研人员刘培松谈到纳米时滔滔不绝,“今年春季,公司研发的硅橡胶用特种功能纳米二氧化硅和饲料添加剂、绝热材料、电池隔板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和海博瑞产销两旺的形势一样,目前,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内的一批纳米材料生产企业,都抢抓机遇,乘着市场复苏的东风,把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变现”。
瞄准新材料,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近年来,济源通过科研院所引进、实验室培育、专利申请、成果转让、初创孵化等方式,探索形成“小试+中试+初创孵化+产业化”全链条递进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实现“小纳米”撬动“大产业”。锚定2035年实现千亿级纳米材料产业集群的远景目标,济源纳米材料产业园和初创园将入驻项目100个以上,总产值有望突破千亿元。纳米产业将成为济源继有色、钢铁、化工等产业之后,又一支柱型产业。
把创新摆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济源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创新生态,积极推动创新机构和创新企业倍增发展,努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据了解,2022年济源全年科技支出2.73亿元,比2021年增长85.1%,增幅位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2.4%,居全省前列;拥有省级创新平台101家,市级创新平台达151家,重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济源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重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高地。(记者 崔志坚 王胜昔 通讯员 侯琪琳)
【一线讲述】
“藏粮于技”筑高产
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植根心底。高考毫不犹豫报考了农业院校,1987年从百泉农专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焦作市修武县,从乡里干起,工作辗转三个乡镇后担任县农业局局长,再到现在的岗位,36年来始终围着“农”字转,追逐粮食高产的梦想也终于在新时代放飞。
难舍难弃的农业农村情怀,佐以专业积淀,让我在粮食高产上不断探索成功之路。我改变农技推广老模式,采取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一竿子插到底”的新办法。
培育高产示范户,我不走寻常路,先看地块位置,必须紧临大路,便于过往人员看到;再看土地质量,人勤地肥,土壤越肥沃越好;最后见人面谈,必须勤快厚道、接受能力强、乐于推介推广。
要想高产,种子先行,我们率先试种“中麦875”“百农418”等小麦新品种,实打实收亩产多次破全国纪录。我们还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等10多家单位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播种方式上,我从实践中总结出多施各类农家肥、普用土壤调理菌、定产测土施底肥等“小麦高产八句话”,以及“甩手横撒施肥法”“微灌补墒苗齐法”等听得懂、用得上的“好方子”。14年前,我患上严重的双侧股骨头坏死,为方便到田间指导,我就随身带个小板凳坐下讲给农民听,他们都叫我“板凳专家”。
焦作全市有小麦、玉米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高产攻关田,1000多个高产示范户。推动焦作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我倍感重任在肩。
科技赋能小麦生产,我们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焦作正在成为各级育种专家挖掘新品种潜力的试验场、各级栽培专家验证新技术效果的数据库。
我将高产创建经验推广到全市,以秸秆速腐配方施肥+精量均匀抗湿播种+稳氮增磷以墒定水+叶面定向超量调控+微生物病虫害防控等措施为核心的一体化小麦高产技术模式,以及宽窄行精播匀播、超常量喷施磷酸二氢钾、磁化水灌溉、微生物干预植物减害等新技术正全面应用实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2022年,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实收亩产981.1公斤,再创全国高产新纪录。这几年经过精心调理身体已大有好转,我将继续全身心地投入“种业芯片”创新和高产创建工作中,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记者 崔志坚、王胜昔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