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丨扎根二里头的考古新青年
摘要:这些都是他好奇的问题,“通过发掘出来的物质来研究当时的人类习惯,再拓展到当时的社会融合和文化传承,就可以描摹出当时的社会形态。”作为二里头考古队的年轻人,席乐和同事们运用RTK定位系统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的精准研究。席乐说。
上图3月21日,席乐在二里头遗址考古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吉小平 摄
“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本报记者 郭歌
3月21日,初见席乐,只见他皮肤黝黑,身穿冲锋衣、头戴渔夫帽,踩着自行车来到二里头遗址考古工地,登山包一侧的口袋里塞着一副白手套,这模样,很“考古”。
“我今年36岁,来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快2年了。”席乐是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也是二里头考古工作队最年轻的业务骨干。他与二里头考古工作队的同事们一起,在这里一步步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密码。
席乐的硕博专业方向就是“夏商周考古研究”,在校期间曾参与郑州东赵、武汉盘龙城等遗址考古发掘。博士毕业后,二里头遗址成了他工作的“天选”之地:“二里头作为目前发现的夏代最重要的都邑遗址,是研究夏商周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我求学期间就想来的地方。”能在二里头遗址工作,席乐感到很骄傲。
一年多来,一条条地层线、一个个遗迹、一块块陶片,连缀起历史的脉络,也串起了席乐的考古日常:白天,在探方里刮地层、挖文物,划分遗迹现象;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在二里头,他和同事们参与了宫殿区东南角道路、围墙以及骨角器作坊的发掘研究。
除了日常的考古发掘,席乐还致力于研究当时的社会面貌和人群社会认同。“当时在这里生活的人是当地人还是外来部族人?当时的先民为什么认为自己是夏人?”这些都是他好奇的问题,“通过发掘出来的物质来研究当时的人类习惯,再拓展到当时的社会融合和文化传承,就可以描摹出当时的社会形态。”
席乐的“家”就在二里头考古队的院子里,“外间办公,里边睡觉”。集办公和生活于一体的小屋里堆满了与考古相关的书籍资料,简单的运动器材零散地放在地上,几盆多肉植物、一捧鲜花给这间小屋增添了一抹亮色。席乐说:“考古工作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城市里,现在的生活挺好,晚上到考古公园跑跑步,我还想找个老师学学二胡。”
来自江苏宿迁的他也爱上了洛阳的牛肉汤、黄河的大鲤鱼,“我还想把父母接过来,将来在洛阳娶妻生子、安家落户”。
作为考古大省的河南,从1990年起到现在,已经有50个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领跑全国。日前,“二里头都邑网格式布局”入围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60多年来,几代二里头考古人取得了不少成果。许宏队长、赵海涛队长带着我们推进了二里头都邑的框架架构和区域划分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二里头遗址的多网格布局。”作为二里头考古队的年轻人,席乐和同事们运用RTK定位系统和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助力考古发掘的精准研究。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成果逐步转化为学术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田野考古发掘水平和研究水平,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席乐说。
责任编辑: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时政Vlog丨中国考古博物馆拍了拍你,并向你发出了穿越千年的邀请
-
全国范围内首次 二里头文物参加中华早期五大文明联展
-
考古重大发现!南海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古代沉船
-
文明探源 出彩中原丨逛完殷墟博物馆该干啥?看实景演出,看夜色阑珊
-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和立项数量公布 河南领跑全国
-
“出彩河南人”2022感动中原年度人物揭晓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青铜器 甲骨文 王陵区 殷墟三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密码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先民也吃羊肉、薅羊毛、种水稻 科技考古揭示二里头遗址隐秘细节
-
央媒观豫 | 河南洛阳:考古发现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
-
中华文明凝心铸魂之旅丨从“去哪里”到“了解历史去” 文化遗产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