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定制化妆品背后的安全和法律风险
摘要:“特”字号化妆品乱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源于监督检查部门在人力和技术上的局限性,让一些不法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既想要通过“定制”博取眼球和销量,又想躲过报备和质检抽查。要加大对“特”字号化妆品生产、销售和宣传中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一定的震慑力。
吴燏函
“一人一方,‘定制’专属你的美白霜。按你的要求,解决问题。”某购物平台上,一位主播这样介绍其销售的“私人定制”化妆品——美白霜。近日,宣称“私人定制”的“特”字号化妆品在网购平台和一些直播间异常火爆,而至于其是否获得相关的行政许可检验,很多卖家不置可否。
未经检验的定制类“特”字号化妆品不一定安全,产品成分是否含有激素、重金属是否含量超标等均未可知。一些商家销售自制化妆品原材料,相当于将生产场所转移到外面,涉嫌违反产品质量法。顾客手工而非机械化生产,原材料的调配比例很难做到精准控制,操作过程的偏差也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就算成分原料安全,但生产中各种化学反应也难以把控,导致成品的稳定性、微生物指标、毒理的安全性等都可能存在问题。
“特”字号化妆品乱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源于监督检查部门在人力和技术上的局限性,让一些不法企业存在侥幸心理,既想要通过“定制”博取眼球和销量,又想躲过报备和质检抽查。
对此,监管部门必须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和监管效率。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手段,最大限度把不安全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要加大对“特”字号化妆品生产、销售和宣传中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形成一定的震慑力。还要完善健全由消协负责的公益诉讼机制,努力解决消费者不愿意和无能力维权的问题。
与此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要有维权意识,注意留存证据,必要时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