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青年网评大赛】争做生生不息的“修渠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寄语如航船之舵手、灯塔之指引,在国家和社会发展历程中引领广大青年干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广大青年干部应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加强团结协作,争做生生不息的“修渠人”。
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如磐信念,做“贫贱不移、石赤不夺”的修渠人。回望当年的林县,在缺钱少食、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情况下,10万建设大军苦干10年,硬是用双手“抠”出一道长1500公里、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生命长渠,创造如此人间奇迹,靠的正是党员干部对党、对人民的无比忠诚,靠的就是“贫贱不移、石赤不夺”的坚定信念。舟行千里定于锚,浪掀万丈稳于心。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前行的“航标灯”,失去了理想信念就犹如船只在海上失去了方向。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传承革命精神,以青春“星火”点亮信仰“明灯”,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为民情怀,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修渠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一部林县志,满卷荒旱史”,当年的林县干旱缺水,“水”就是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林县县委怀揣为民初心,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提出了引漳入林、修建红旗渠的方案,为的就是彻底解决林县人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可以说,红旗渠的修建史,就是一部党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不朽史诗,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生动诠释。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做到忠诚为民,把人民装进心里,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团结伟力,做“勠力同心、同舟共济”的修渠人。红旗渠的成功修建,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团结协作,面对十分艰苦的条件,林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最终创造了“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这个顺口溜是干群齐心筑梦的最好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上下求索才能完成。广大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多一些担当精神、遇事绝不可逃避推诿,团结同事、联系群众,以团结奋斗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委组织部 卢望君)
责任编辑:闫继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