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深一度丨河南“上新”!“深藏闺中”的古老文字要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11月1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发布会,通报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同日,河南省安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备受关注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即将于2022年11月16日对外开放。
鸟瞰中国文字博物馆全景(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2022年10月2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在历史上曾传播到许多东亚邻国,形成汉字文化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也在积极地把汉字介绍给世界。从甲骨文的研究到汉字文化的传播,河南致力于践行总书记重要嘱托,让“深藏闺中”的古老文字和汉字文化走近大众、走向世界。
研究: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
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会上介绍,殷墟甲骨共有三次重要发现,分别是殷墟内出土数量最多的完整窖藏小屯YH127坑、具有明确年代的小屯南地甲骨、史料价值独特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早在2017年,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在赢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尊重的同时,也对推动甲骨学研究意义重大寄予世界别样的“眼光”。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时强调:“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从一个个被释译的静态汉字中步入动态的历史文化圈;从数千年前造字者的逻辑里发现当下生活的相似面貌……“甲骨文发现总计约15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35000余片,单字数量已逾4000字,甲骨文资料整理、分期断代、文字考释、商史研究、工具书编纂出版、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表示,新时代甲骨学研究立足百余年深厚学术积淀,更加注重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及多学科的结合,对推动思想史、天文历法、历史地理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诠释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推进古文字、文物活化利用的“河南方案”不断“上新”
甲骨文雪糕、甲骨文丝巾、甲骨文魔方……当下,甲骨文系列文创产品广受热捧,古老的文化元素在新时代不断“上新”。2021年3月,殷墟遗址保护传承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殷墟和甲骨文保护传承上升为国家战略。“殷墟、甲骨文始终是中华文明探索的出发点和基点,世界公认。我们持续推进殷墟考古就是要让3000多年前的国家、城市、人鲜活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让冷门绝学热起来,安阳师范学院、中国文字博物馆等相继出版国内首部正式的甲骨学大学教科书《甲骨学初阶》以及《甲骨学堂》《甲骨卜辞菁华》《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甲骨文成语故事》等一批甲骨专著和普及读物,让古老而充满活力的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甲骨学堂、研学实践、数字展览、专家讲堂等一系列活动正在文字的集大成者——中国文字博物馆火热进行。
坐落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自2009年11月16日开馆以来,中国文字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近1500万人次。
图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开设的亲子研学活动宣传海报(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记者注意到,中国文字博物馆IP形象名为“仓颉”,是以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为创意原型设计的一套以汉字发展历史为叙事线索的形象设计作品,由中国文字博物馆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授权IP设计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
主形象设计灵感来自仓颉画像,他身穿树叶做成的披肩和袍子,披散着头发、留着胡子、戴着由红山玉龙设计成的眼镜表现仓颉有四只眼睛的神奇记载。他脚下是时空穿梭门的入口,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时期的汉字呈现的不同载体加以装饰。(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九个小仓颉的形象融入了不同的载体、字形、书体和时代特征,分别使用了甲骨与雕刻、金文与铸刻、简牍与纸张的书写、雕版与活字印刷,直至激光照排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元素。(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IP形象表情延展(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可以看到,整套设计试图通过赋予人格化、添加叙事性、加强趣味化的设计方式来生动地传播汉字文化与相关科普知识,于寓教于乐之中诠释汉字发展史中汉字字形变化与呈现载体的密切关联。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IP形象及衍生产品发布会上将推出仓颉IP形象纪念章、仓颉钥匙链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通过基础组合、设立角色、故事化添加等方式,创作的各种主题的文字画妙趣横生;表情包、文字库、共享平台……用数字技术赋予古老的文字时代色彩,在当下更显鲜活生命力。“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数字中心的建设已经开始启动,将发挥文字文物资源优势,把中国文字文化以及文字所反映的中国精神通过数字化、智慧化的方式展现给全世界。”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刘纪献介绍,利用网络技术、虚拟技术、数字技术等促进古文字、文物的活化利用,向社会公众提供沉浸式体验、线上直播、云游博物馆、在线展览等服务,更好传播文物历史价值,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力量。
链接: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长啥样?提前“剧透”
2020年5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续建工程建筑设计在形态上与主体馆相辅相成。续建东西两个场馆,与主体馆形成合抱之势,俯视效果犹如汉字的“合”字,整体建筑兼具文化性和艺术性,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创新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理念。2022年10月,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先生根据三个场馆功能属性和发展定位进行命名:主体馆为“宣文馆”,续建工程东馆为“徽文馆”,续建工程西馆为“博文馆”。续建工程陈展有“汉字民俗”“字书琼林”“书苑英华”“字里乾坤”四个专题展览,涉及青铜器、拓片、墓志、瓷器、书法作品等各类展品600余件套。专题陈列立足新时代,以文字为媒介,侧重文字应用体验,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形式进行展陈设计,多维度、深层次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核心价值,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是对主体馆基本陈列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将与基本陈列共同构建起系统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
“字里乾坤”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字书琼林”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汉字民俗”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书苑英华”展览(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刘纪献介绍,续建工程四个专题展览与主体馆基本陈列相得益彰,“字书琼林”的知识性,“书苑英华”的审美性,“汉字民俗”的亲民性,“字里乾坤”的互动性,每个展厅都别具一格,更加全面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展厅中的字里乾坤展厅(效果图)。(中国文字博物馆供图)
汉字公园位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东西两侧,总占地面积214亩。公园建设将汉字文化的多维度表达方式融入景观设计之中,通过特色水系、高低错落的植物和色彩形态各异的建筑,把生态、自然、人文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汉字之源”“汉字之变”“汉字之趣”“汉字之美”“汉字之韵”“汉字力量”六个汉字文化展示园地,成为自然天成、新颖美观、文化休闲、艺术享受的汉字文化特色主题公园。
“以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建成开放为契机,我们将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展陈质量,提供优质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努力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和国际性文字文化交流平台,成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刘纪献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刘灵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