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 香满余庄
摘要:自治:大家的事大家办 走进余庄自然村,只见花园式楼房鳞次栉比、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游园里花红柳绿、广场里村民悠闲地锻炼身体…… “村里这些变化得益于自治。”余宝龙说:“村委把反对天价彩礼等写入村规民约,并成立广场舞迎亲队,为新人举办新式婚礼,把喜事办得热热闹闹,老百姓都非常支持。”
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林建民 杨明华
“做梦也想不到,老了过上了小康生活。”秋分刚过,汝南县常兴镇冯楼村余庄自然村78岁的吴芳芝老人感慨地说。她老伴儿早年病逝,自己拉扯4个孩子长大,如今孩子都成家立业,她住在三层小楼里,生活无忧无虑。
在余庄自然村,像吴芳芝老人一样享受幸福晚年的老人有80多名。“村民之所以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是冯楼村多年实行自治、德治、法治的结果。”冯楼村党支部书记陈素芝说。
自治:大家的事大家办
走进余庄自然村,只见花园式楼房鳞次栉比、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游园里花红柳绿、广场里村民悠闲地锻炼身体……
“村里这些变化得益于自治。”冯楼村原党支部书记余宝龙说。20世纪80年代初,他和村里10多名党员商议,动员年轻人抱团北上南下挣钱,家里事务由“五老协会”负责。于是,30多户村民携家带口到大城市发展。
依靠诚实守信、勤劳肯干,这些村民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余志强在深圳某大型商超租赁2个柜台,专营电子产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余小朋的2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分别在郑州注册成立了信息工程公司和文化传媒公司。如今,余庄自然村有13人在上海、广州开办公司,30多人在郑州、驻马店等地开办企业,带动本村200多人就业。
余庄自然村老党员成立议事会,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议事日程。生产路不通,党员余水福、余安伟带头捐款,并带动大家捐款,很快就修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余庄家家争比环境美、户户争创“五美庭院”;文化生活单调,村民就自发购买音响设备,成立了2支广场舞队,每天伴歌起舞。
德治:文明新风户户传
“亲帮亲、邻帮邻,余庄都是一家人”是余庄自然村祖祖辈辈留下的传统。
今年麦收期间,村民余心建家的98亩小麦晒满水泥路。傍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快帮心建家收麦。”随着村民一声吆喝,霎时,男女老少齐上阵,终于赶在下雨前将小麦收回家。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村里留守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于是,议事会把尊老爱幼纳入村规民约,不论谁家有红白事,只要“五老协会”将信息在微信群一发布,在外的人都会不约而同提前赶回。
“平时,无论谁回来都会去村里留守老人家嘘寒问暖,让老人和孩子感到不孤单、无牵挂。”在深圳做生意的村民余志强说。
为倡导文明新风,村里还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余宝龙说:“村委把反对天价彩礼等写入村规民约,并成立广场舞迎亲队,为新人举办新式婚礼,把喜事办得热热闹闹,老百姓都非常支持。”
法治:家和才能万事兴
“在余庄自然村,婆媳之间、邻里之间要是发生矛盾纠纷,都不好意思。”68岁的老党员余井好说。
早些年,村里有2户人家因为宅基地发生纠纷,多次调解未果。“不能让外村人看咱村的笑话。”余井好等9名老党员组成“法律明白人”小组,自发成立道德评议会,从国法、人情等方面轮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直到两家互相道歉、握手言和。自此,村民视邻里和谐为光荣、闹矛盾纠纷为耻辱,再也没有出现过邻里不和谐现象。
余庄自然村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敲锣打鼓给予表彰。目前,余庄自然村有村级以上“文明家庭”50户、“五美庭院”80户、“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70多人。其中,60户家庭荣获县、镇“文明家庭”“五美庭院”称号。
责任编辑: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