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中原更出彩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观众热情点赞“河南元素” 一定要去河南看看新变化
摘要:只见挂着玉米麦秸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粮仓”旁摆放的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钵里,盛满了郑麦1860、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366、郑单958、浚单20等6种河南选育的小麦、玉米品种。
河南展区欢迎你
本报讯(记者 李红)9月30日,“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迎来开展第四天。淮阳粮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媒体折射屏、“雪域先锋号”硬岩掘进机……诸多精彩纷呈的“河南元素”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十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发观众的一再点赞。
中原熟,天下足。走进位于北京展览馆12号馆的河南展区,大家首先就被现场的粮仓模型吸引,纷纷合影留念。这是根据目前发现最早的粮仓城遗址——周口淮阳时庄遗址进行的部分复原。只见挂着玉米麦秸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粮仓”旁摆放的仰韶遗址出土的彩陶钵里,盛满了郑麦1860、郑麦9023、郑麦7698、郑麦366、郑单958、浚单20等6种河南选育的小麦、玉米品种。
观众不时双手捧起麦粒闻一闻,在手里端详着,摩挲着。粮仓旁的照片上,河南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利用5G技术在高标准农田对小麦进行植保作业、做强农业“芯片”,小麦、花生供种能力均居全国前列……这里留下了河南打好粮食生产王牌的闪亮瞬间。
千里长渠始南阳,一泓清流润北国。展厅折射屏播放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纪录短片,通水近8年来,南阳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越绘越浓重、越擦越亮眼。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及总干渠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累计向首都、向沿线安全送水超500亿立方米。“什么是崇高无私,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为国奉献的高尚情怀,都在这一工程里体现,河南人民了不起!”看完短片,在央企工作的贺先生感慨。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展厅现场,《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古筝弹奏悠扬婉转,让人沉醉。讲解员介绍,当年焦裕禄书记带领人民种下的泡桐树,不仅阻挡了风沙的咆哮,还用泡桐制作了古琴、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这是泡桐做的?这架古琴的形状好像蕉叶。”人们询问着,更有观众坐下来即兴弹奏一曲。
助力青藏高原路网建设,中铁装备、中铁隧道局研制的国内首台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功不可没;实现光无源芯片自主可控,推动“宽带中国”建设;中原通、天下畅,高铁畅行八方……河南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让观众目不暇接,连连惊叹。
“展厅面积有限,河南还有好多新变化没有展出。你们一定要去河南看看,河南会越来越出彩。”在京工作的洛阳人桑先生一边拉着同事来河南展区参观,一边动情又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