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清澈之爱 只为家国

2022-10-01 16:01 来源: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徐明霞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刘欣说,“除了美食美景,开封还有非遗、书画、成语、宋词等这些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宝藏。“讲好黄河故事,就要讲好陶瓷故事、讲好三彩故事,它是最具国际化语言的文化符号。”

编者按

喜迎国庆佳节,厚植家国情怀。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者,或是工艺美术大师,或是景区讲解员……他们立足岗位,把满满的爱国情怀化为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业绩向世界展示中国进步、中国精神,向世人介绍中国文化、家乡之美。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本报记者走近他们,以期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一看美丽中国、可爱家乡的模样。

工程师冉贤贤:“河南制造”让世界互联

冉贤贤在海外工作间歇中,录制视频表达对祖国的爱。李君 摄

□本报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9月30日,记者与身处土耳其的许继集团柔性输电分公司电气工程师冉贤贤连线时,他正与同事一起,在土耳其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对换流阀及控制保护核心设备进行检测。

“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项目填补了土耳其电力市场上直流技术的空白。更重要的是,这一项目采用中国的设计制造标准,是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的有益尝试。”冉贤贤介绍,拿下这个大单,也意味着许继在国际化、全球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7年6月,许继集团成功中标土耳其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提供换流阀等核心设备,合同金额近亿元。从那时起,冉贤贤就常常奔波于工程现场,负责换流阀及阀控设备的安装指导、系统调试、运维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去年,冉贤贤回国探亲,两岁多的儿子一直重复着一句他听不懂的话,经过家人的翻译才知道,那句话是“手机上的爸爸”。

在凡城工程现场,中方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的是艰苦的工作环境。冉贤贤记得,两年前的冬季,当地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员工们冒着严寒和风雪,克服冻土期的影响,坚持现场施工,保障了工程进度。

艰辛付出带来满满收获。让冉贤贤开心的是,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9月28日,土耳其凡城600兆瓦背靠背直换流站顺利完成大负荷试验,许继集团柔性输电分公司提供的所有换流阀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标志着土耳其凡城背靠背换流站已具备试运行条件。

“做好海外工程,不仅仅是个人的工作,更是在捍卫中国企业的荣誉、彰显河南企业的责任担当。”冉贤贤说,他和同伴们将全力把凡城项目建设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亮点工程。

青年教师刘欣:用短视频展示家乡之美

刘欣正在拍摄短视频。龚砚庆 尹杰 摄

□本报记者 龚砚庆 本报通讯员 尹杰

巍峨的龙亭大殿,精美的盘龙石雕,大气的迎宾仪式表演……这是系列中英双语短视频《成语里的开封》中的镜头。9月30日,视频主创刘欣说:“我们准备在今年国庆期间发布,让更多中外网友看到开封的历史和现在!”

今年25岁的刘欣是开封市成龙外语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5年前,思乡心切的他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课余时间,刘欣拍摄创作了多部中英双语短视频向世界推介开封。特别是他和学生一起出镜拍摄的英语系列视频《向世界讲好开封故事》,介绍开封著名景点与历史文化,效果很好。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喜爱唱歌的刘欣还和同事编创了RAP曲风的中英文音乐视频《汴梁颂》和《千年古城我的家》。“美誉享华夏,八朝帝都城。历经千年史,古今有盛名。满城尽带黄金甲,香飘四溢唱菊颂……”他们把菊花文化节、城摞城遗址等开封历史文化元素打包装进短视频,歌曲迅速唱红网络。

今年暑假,刘欣组织指导学生编创双语短视频参加中韩友好城市影像作品征集大赛活动,展示开封非遗文化的短视频《与千年历史牵手》,从千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奖。

前不久,刘欣又联手在开封留学的国外友人,带领学生一起创作《成语里的开封》双语系列视频,向世界展示“以古闻名以新出彩”的开封和成语文化精华。视频中,开卷有益、铁面无私、两袖清风……这些与开封有关的成语,结合当地美景、美食、文化、历史,以新媒体形式重新演绎,令人耳目一新。

“越了解家乡,就越爱她。”刘欣说,“除了美食美景,开封还有非遗、书画、成语、宋词等这些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宝藏。我会继续创作好看的短视频,让更多的人看见开封,了解河南,爱上中国!”

 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三彩就是我们的黄河故事

郭爱和正在创作三彩陶工艺品。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吉小平

走进“网红打卡地”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126986个黄土色三彩陶瓷单元组成的陶瓷艺术作品《云帆》吊顶,奔涌在大厅上空,这是郭爱和创作的又一个“地标”。但作为一名在黄河沿岸出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在他的心中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黄河文化的地标是什么?”

郭爱和1986年从洛阳师专(洛阳师范学院前身)毕业,他是工艺美术班首届8名毕业生之一。三彩与壁画结合,是他一生的艺术追求。

在学校大门两侧,郭爱和在1987年建起一对三彩壁画,至今仍是洛阳师范学院几十万名毕业学子对母校的温馨记忆。

渐渐地,他感受到:三彩不就是黄河文化的地标吗?但三彩要被今人所接纳,势必要融入当代文化语境。

郭爱和与他的团队不断琢磨、试验,从传统“唐三彩”的单一色彩单一工艺,丰富到如今超过1000种色彩,工艺有了质的提升。

2010年,由他领衔为上海世博会河南馆创作了一幅《国之中·城之源》壁画。这幅三彩壁画长25.85米、宽3.32米,主体背景将孕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以丰富多彩的釉色表达,并融入南阳独山玉雕刻、汝瓷、钧瓷、伊川青铜器铸造这些中原技艺。壁画的艺术张力,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和悠远。

郭爱和有了名气,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但一个新的疑问又浮现在他的心中:“如何让黄河文化触手可及?”

随着思路延伸,他尝试着将三彩融入日常生活器物之中,于是诞生了三彩腕表、三彩日历、三彩花器、三彩茶器、三彩摆盘等文创产品。

如今,作为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的郭爱和,作品常被作为“国礼”送给驻华外交机构和国际友人,也被世界各地多个博物馆、艺术馆收藏。“讲好黄河故事,就要讲好陶瓷故事、讲好三彩故事,它是最具国际化语言的文化符号。”郭爱和说。

南太行讲解员李孝兰:谁不说俺家乡美

李孝兰为游客讲解郭亮挂壁公路的来历。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代娟

“奇峰峭石立山巅,清风轻拂欲飘然。姿态迥异盈灵气,恰似万仙临凡间——这首诗描述的正是新乡南太行的万仙山。”9月30日上午,在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万仙山景区绝壁长廊,讲解员李孝兰正在饱含深情地为来自广东的游客讲郭亮挂壁公路的来历。

不仅现场讲解,爱摄影的李孝兰还喜欢用手机记录美景。受一名大V主播游客的鼓励,她开始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甚至直播,吸引更多的粉丝走进南太行。

让李孝兰没想到的是,刚运营没多久,一条关于“郭亮村村民纯手工在绝壁间开山凿洞”的视频播放量便达近百万,人们被挂壁公路背后的故事感动了,纷纷留言点赞:“真想去看看!”“中国人的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多年前,李孝兰第一次接待的外宾是一群东南亚留学生。置身于雄险壮阔的太行山中,尤其是在穿越挂壁公路时,他们被深深震撼,无不赞美中国的壮美山河和中国人的精神。在参观中华影视村郭亮村时,爱唱豫剧的李孝兰还现场为游客唱了一段在此拍摄的豫剧电影《倒霉大叔的婚事》选段,向大家展示豫剧的魅力,赢得了人们的鼓掌和赞叹。

26岁的李孝兰,还是一名红色教育讲解员。“身处大美太行,推介家乡美景的同时,也能和游客一次次重温太行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李孝兰自豪地说:“谁不说俺家乡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南太行,了解河南,我何其有幸!”

洛阳市“90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畅杨杨,结合歌舞、丰收、牡丹花、凤凰舞龙等民俗剪纸元素,创作出“欢庆国庆”主题剪纸作品,展示传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黄政伟 摄

责任编辑: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