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正阳县

“一村一品”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9-23 08:3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任亮亮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毛集村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合作社+农户”蘑菇产业种植新体系,在有着蘑菇种植历史的毛集村,鼓励村里蘑菇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让一家一户种植蘑菇的农户加入合作 社报团发展。姚家富说:“我还成立了富元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带动更多的农民养鸡致富。

记者 李玉荣 耿杨扬 见习记者 余川 通讯员 胡瑞琪

王勿桥醋。

肉牛养殖。

陈门大葱。

毛集村蘑菇丰收。

蛋鸡养殖。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正阳县充分发挥各村的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形成了正阳花生、三黄鸡、生猪、陡沟黄姜、陡沟大蒜、王勿桥伏陈醋、淮河新米、雷寨西瓜、汝南埠萝卜、铜钟闫庄肉牛、袁寨周庄蛋鸡为主要特色的一批专业村,初步培育主导产业集中且效益突出行政村58个。

王勿桥醋香飘万家

在正阳县王勿桥乡王勿桥社区,家家户户传承着古法做醋的传统。村民告诉笔者,酿醋是王勿桥社区的特色,早在2000多年前,村民便开始酿醋,王勿桥社区也因生产伏陈醋被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作为正阳县地方传统名产,王勿桥醋始于汉代、盛于明清,在传承2000多年厚重醋文化的同时,以小麦为原料、加之独特生产工艺,酿造了兼容南北口味的食醋。该醋深褐清晶、浓香厚醇,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营养丰富、久存不腐,深受消费者喜爱。2020年12月,王勿桥社区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文化产业特色乡村”,醋手工制作技艺、王勿桥伏陈醋古法酿造技艺分别录入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以来,王勿桥社区通过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实现以销定产、以产促销,年生产伏陈醋2500吨,产值4500万元。至2020年底,王勿桥社区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9家,以正阳县古井醋业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社区农户家庭酿制伏陈醋260户,建档立卡困难户31户86人,困难户每家酿制伏陈醋 30缸,入户社员523户,基本形成了全体村民参与醋生产的浓厚氛围。

陡沟黄姜“姜”来幸福

“我们村祖祖辈辈种植的黄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了,我种植黄姜的劲头更足了。”在正阳县陡沟镇戴湾村,正在管理黄姜的村民钟正林兴奋地对笔者说。

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正阳县陡沟镇的黄姜榜上有名,这是正阳县继正阳花生、正阳大米之后又一农产品入选国家名录。

淮河北岸平原地带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适宜黄姜生长。陡沟黄姜主要分布在陡沟镇境内南部沿淮北岸的戴湾村、张湾村、隗湾村、周湾村、祝湾村5个村。陡沟种植黄姜已有200多年历史,销往河南、湖北及其他省、市的大中型制药厂。

“我们这些黄姜都是订单种植。”钟正林说,由于品质好,不愁销路,企业都争着与村里签订合同。

“陡沟黄姜肉肥丝长,切片发青,不打卷,长煮不变形,脆而不烂、辣而味久,含水量低,晒干率高,表面光滑。”村民说,陡沟黄姜是烹调佐佳品,且有温中去寒、辅助治疗感冒、健胃等功效。

如今,陡沟黄姜每年都在扩大种植面积,真是“姜”来幸福,托起乡村振兴梦。

养牛村“牛”气冲天

“中!中!中!要是在咱村建个大型养牛场,把村里家家户户的牛集中起来养,村民到这里打工,省事又挣钱,我同意。”近日,在正阳县铜钟镇闫庄村,老少爷们儿听说村里正在为建大型养牛场选址时,都兴奋不已。

闫庄村村民历来有养牛的习惯,是出了名的养牛村,养牛产业一直是闫庄村的支柱产业。

“在我们村,一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到牛棚转一圈,给牛添饲料,看看牛的长势。”村民说,以后有了现代化的养牛场,养牛村就会“牛”起来,村民将过上“牛日子”。其实,闫庄村并不大,全村有农户260户,除了外出务工的农户,只要是留在村里的,家家户户养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牛的品种得到优化,养殖规模快速发展,养殖肉牛主导产业突显。

“以后,小家小户散养变成集中规模养殖,更多村民可以到养牛场务工,‘抱团致富’将成为现实。”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闫庄村将实现肉牛养殖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大型现代化的养牛场,养殖国内外优良品种的肉牛。

整合资源、外引内联、成立联合体、政策扶持……正阳县还积极引进肉牛加工项目,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群众创新养殖模式,着力强链补链,持续发力精准招商引资,形成肉牛产业全链条,带动周边村镇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蘑菇村撑开致富伞

每年冬春,走进正阳县熊寨镇毛集村,远远望去,一排排蘑菇棒整齐地靠在木架上,一朵朵蘑菇似小伞、花朵,甚是壮观。

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长见和妻子一天忙到晚。他说:“这几年技术过关,蘑菇收成好、产量大、价格高,除了正阳县城,绝大部分销往信阳等地,销路很好,一年种植3万多袋,收入颇丰,单靠种植蘑菇就圆了小康梦。”

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毛集村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合作社+农户”蘑菇产业种植新体系,在有着蘑菇种植历史的毛集村,鼓励村里蘑菇种植大户成立合作社,让一家一户种植蘑菇的农户加入合作社报团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近年来,毛集村涌现了刘长见、向学海等致富带头人,在致富的同时,依靠自身技术优势和经验,带动周边群众参与生产和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在蘑菇采摘旺季,我们天天浇水,有时仿佛听到蘑菇在‘沙沙’地长,真是喜人。”一天一采、吃过早饭就到蘑菇棚里忙活、腰包逐渐鼓起来了……致富路上纵然辛苦,刘长见和妻子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周庄蛋鸡养出名堂

一大早,正阳县袁寨镇周庄村村民姚家富来到他的养鸡场,打开封闭的大门,水帘降温正在运转,鸡舍内不热不冷温度适宜。看到姚家富的到来,鸡舍里的鸡立刻活跃起来。

姚家富慢慢走到鸡舍一边,轻轻一按按钮,上料开始,一排排鸡争先恐后开始啄食。

“鸡舍全封闭,给鸡喂料、喂水、清除粪便、调控室温等工作,只需轻轻一按按钮即可完成。”姚家富说。

“现在多好啊!路通了,信息灵了。”姚家富说,从庭院养殖到规模化养殖,鸡舍不断升级。如今,他建有两个蛋鸡场和一个鸡苗场,共养殖近6万只鸡。不单是喂料,消毒、上料、刮粪等同样只需要轻轻按一下按钮即可。“我们不但喂料自动化,喂水也实现了全自动化。”姚家富指着水管上特制的饮水龙头说,定时定量喂水,只要保证管道畅通有水就行。

“这座鸡舍有两万多只鸡苗,只需一个工人。”在一座现代化的鸡舍内,姚家富只需轻轻按动按钮就能完成加料、通风、调温等环节,整个过程仅需半个小时。姚家富被人们誉为“养鸡大咖”。

姚家富说:“我还成立了富元蛋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带动更多的农民养鸡致富。大家抱成团,路子才越走越宽。自动化养鸡,一家人养3万至5万只鸡很轻松。”他在县城建了冷库,集中外运,合作社的鸡蛋销往广州、杭州等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如今,周庄村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大力发展蛋鸡特色养殖业,建成了多家蛋鸡养殖场,成为远近闻名的蛋鸡养殖专业村。

陈门“三宝”富了村民

“我们这个村汝河环绕,水源充足,土质又特别好,非常适合种植大葱。”走进正阳县汝南埠镇陈门村,正在地里忙活的村民说,村里祖辈就有种植蔬菜的历史,种植蔬菜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悉,这几年大葱价格高,村民种植大葱的热情高涨。每年销售大葱时,来批发的老板不需过称,直接数数多少捆就知道多重。村民都是上午收获,下午向外批发。“我们过秤打捆时,每捆大葱都自觉多出3两至5两作为损耗,把葱根上的泥土抖干净。”这种淳朴民风也使得陈门村的大葱大卖。

萝卜也是陈门村蔬菜种植的一大特色。村民说,每年种植的萝卜都供不应求。该村种的是水果萝卜,吃起来酥脆、甜度大、微辣。

村民告诉笔者,村里祖祖辈辈、家家户户种白菜、萝卜和大葱,这三种蔬菜被村民们称为陈门村的“三宝”。

“我们把村里的‘三宝’种好,品牌打响,收入更丰厚。”村民信心百倍地说。未来,陈门村特色蔬菜种植的牌子定会叫得更响,家家户户将过得更加富足。

扫码看视频

责任编辑:任亮亮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