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河南

非凡十年 见郑城长|古今辉映,一场跨越3600年的“对话”

2022-09-22 17:36 来源:正观新闻 责任编辑:付 琳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与之前相比,整修后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加突出“遗址”的定位,一切以城墙景观和商都文化为核心,打造郑州的文化名片和城市会客厅。除了景观式的环境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群众服务更是得到了每位居民的点赞。

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河南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

近日,商都遗址一枚“金面具”耀眼出土,金覆面长18.3厘米、宽14.5厘米,重约40克,含金量88%。这是全国所有商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金覆面,也是唯一一个金覆面。

郑州商城遗址再次引起世人关注。

9月的郑州,风轻云淡19日,“非凡十年见郑城长,‘观观’带你看郑州”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管城回族区的商城遗址,抚摸千年古城墙,进入时光隧道,来一场横跨3600年的“对话”。

与生态“牵手” 古遗址走进现代生活

下午5时许,位于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西侧的创新街小学学生们陆续放学。放学的孩童在遗址公园奔跑、嬉闹,留下一路的欢声笑语。

穿越3600年历史云烟,商城遗址巍然矗立。

商王朝从郑州昂首起步,承载千古文明的浩浩气度,铸就青铜文明的灿烂华章。漫溯时间长河,商都文明熠熠生辉,激荡出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10年,在3600年历史的长河是短暂一瞬。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郑州商城遗址面貌改观最大的十年。十年里,曾经连片低矮脏乱的棚户区消失不见,商代王城遗址板块4.5公里古城垣全面贯通,占地41.6万平方米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两院”建成开放,“六街六片区”协同风貌区初具雏形,树起商都文化新地标。

黄土之下,有商之城,诉说华夏文明。地表之上,城垣巍耸,见证时代变迁。千年商都,城址不移;巍巍商都,风华再现。

在管城回族区东大街附近,土黄色的城墙与线条舒缓、别致布局的“两院”项目交相辉映。7月26日,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正式开放,通过利用沙盘模型、场景复原、声光电技术等辅助手段,生动展示巍巍亳都灿烂历史和郑州市考古发掘重大成果。

保护与展示结合,公园“邂逅”古文明;遗址与生态“牵手”,塑造文化新地标。走出“两院”项目,直接置身的是改造提升后绿意盎然、舒朗大气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疏林草地的映衬下,3600多年的古城墙犹如“丝绒毯”上的展品,构筑起王城意象、彰显着文化尊严。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所建设的,以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为核心保护和展示对象,以还原文物本体真实性、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绿色开放空间为主要展示方法与手段,营造疏朗的景观环境。”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讲解员王洁介绍道,“无论白天、黑夜,遗址公园都像一幅画。”

白天,远远望去,在疏林草地的映衬下,整个城垣遗址如“绿丝绒毯”上的展品,恢弘大气;入夜,登高俯瞰,在璀璨灯光的辉映下,整个城垣交织在古老的厚重和现代的时尚里,魅力四射。

古遗址走进现代生活。如今,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里绿荫如盖,鸟鸣与乐声合奏出一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历史与今朝交相辉映的华美乐章。它们正在不断见证郑州这座城市持续散发新的活力。

与历史“对望” 文明常照耀

郑州商城遗址不仅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王朝都城遗址,而且从建成至今文脉不断、人脉不息、城址不移,给市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璀璨商文明的新去处。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我们称为露天博物馆,带孩子来游玩,感觉每天都在了解历史,特有文化味儿。”在公园散步的张女士说。

巍巍商都,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彩,为古都郑州点亮当今、照见未来。

闲暇时,家住东关南里社区的张炳炎老人最喜欢在城墙根走走看看。这段绵延7公里的夯土城墙,是郑州商城遗址留存至今的遗迹之一。

70多岁的张炳炎,高大魁梧,笑声爽朗,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郑州“土著”,打小就在城墙旁长大。

“初中放学后,经常和小伙伴爬到城墙东南角上摘核桃、滑滑梯,有时候还会挖点城墙泥土,用来腌咸鸭蛋……”老人抚摸着古城墙,思绪被拉回到了小时候。小山似的土城墙,在少年的他眼中堪比“游乐场”,带给他不少美好记忆。

“现在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自从改造成公园后,环境改善很多,园内有很多商代景观文化雕塑,我每天都会带孙子来溜达溜达。小时候觉得城墙很高,长大后觉得城墙很矮。”张炳炎感慨道,作为见证者,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变化,也是郑州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只要聊起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改造经历,年逾古稀的王华便会瞬间打开话匣子。“以前这片都是棚户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填满了臭水沟,环境脏乱差。”王华回忆道,她从小就在东大街社区居住,对这边非常熟悉。

“政府的改造是一步步的,先是拆除棚户区,再是对城墙遗址进行加固修缮,并对修复后的遗址外侧进行绿化。园内景观也做了很多调整,移走了原有的很多灌木,增加了草坪的面积。”她说,“以前林茂无序,现在舒朗通透、视野开阔,在每个位置都能看到城墙。公园建到老百姓心里,大家都叫好。”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聚文化、娱乐、健身功能,彰显了商城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美丽舒适的休闲场所。漫步公园,环境清幽,随处可见商代城墙的文化元素。坐落在公园内的咖啡馆,更是体现了古今的文化碰撞。

一对小情侣正在拍照打卡,大学生小王说:“公园风景很好,带着女朋友来这里约会,既能出片,又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

市民朱先生小时候就住在东大街附近,经常会到城墙边玩。他回忆,“以前这边很是破败,遗址也没有很好的保护。而现在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场地,旁边的城墙都被修复得很好,对于郑州人来说,这里肯定会成为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

与之前相比,整修后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更加突出“遗址”的定位,一切以城墙景观和商都文化为核心,打造郑州的文化名片和城市会客厅。

—— 与智慧“相拥”  城市繁华尽收眼底

从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向西出发,沿着现代繁华的西大街,采访团队从古老而厚重的遗址“穿越”到现代又时尚的平等街,一探这条300米长“小街”背后的故事。

晚上7点,平等街华灯初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整洁干净的街道上穿梭。养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现代宣传画与民俗故事画相得益彰;现代建筑与历史雕塑交相辉映,这些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美好画面。

相比其他繁华的街道,平等街还有个独特的身份——郑州首个非遗文创街区。在这里,“非遗文化体验”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智慧养老、智慧书店、智慧社区,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和高科技有关。

平等街自商朝起便存有文明痕迹。1927年,冯玉祥督豫期间,改名为平等街。几千年来,生活的烟火在这里从未中断,孕育出重教、尊老、友爱、共享的“里享”街区文化。

街道是城市的记忆。充满文化故事的平等街历经沧桑,也曾一度因街道狭窄、设施落后、环境嘈杂等因素,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

“从2019年开始,经过3年的综合改造提升,平等街从一条普通的小街道变身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国潮街区。”西大街街道党工委委员胡婧菁告诉记者,对平等街原来门店进行腾笼换鸟,引进一系列非遗项目和相关文创产业,打造了非遗文化一条街。推出的产品是商城文化特色文创产品,引入传统手艺、非遗造物、精致轻食饮品等形态。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平等街在改善公共环境、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将核雕、红泥堂泥塑、鸟虫篆综合体验馆等非遗项目和相关文创产业引入街区,让沉寂的历史文化街区真正“活”起来。

“工作室的意义在于艺术创作,而街区的意义更多在于文化产业的如何发挥。”陈莉莎是红泥堂展销室的管理人员,跟随师傅赵恩民从事泥塑工作已有5年时间,她说泥塑工作是一份文脉的传承,平等街是郑州首条非遗文化街区,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给作品创新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她也坚信,红泥堂将会是一张郑州乃至河南的文化名片。

83岁的老党员谢瑞清在平等街社区居住了50余年,在她的记忆中,这里过去环境卫生条件差,建筑外观有些破旧,街道两侧私搭乱建现象很严重,甚至有居民在路边养鸡、养狗。现在的样子让她觉得家门口就像花园一样,“每一处都是景点,我现在连公园都不去了。”谢瑞清说道,“环境改变了,我们的精神面貌也改变了。社区为我们提供了活动场所,让我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我还是一名志愿者,平等街改造时,我通过上门调解、发宣传页等形式,动员社区居民积极配合、全力支持。”谢瑞清告诉记者,平等街改造,她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享受者。

在社区服务中心,谢瑞清和她的“葫芦丝队伍”成员姚秀玲都是社区文化队成员。平等街改造后,她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里像自己的第二个家,满满的都是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景观式的环境打造,智能化、便民化的群众服务更是得到了每位居民的点赞。“让网络多走路,群众少走路。”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沙红庆说,平等街在改造的过程中通过“智慧+”思路,为群众打造了“智慧生活”,从过去的柜台式接待,到如今网上代办业务,这里也被亲切的称为“家门口会客厅”。

毗邻一路之隔的北下街街道办事处也积极探索智慧化改造,在郑州联通的配合下,利用5G、物联网与AI等技术建设了智慧+网格化基层治理平台,以智能化能力简化、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在全面提升区域管理效率的同时,以智慧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辖区群众生活中的问题。

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到成都的宽窄巷子,再到青岛的鱼山路……如今,郑州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情和浪漫,平等街的文化新生,背后同样是郑州管城3600年的文化自信。

夜幕降临,繁华街道里五彩斑斓,沿着一条条古老而又具有现代智慧的街巷,就像在穿越一条几千年的“时空隧道”,身临其境般感知这座城市的文明变迁和文化魅力。

正观新闻记者 赵柳影 冉红政  张倩 金 鑫 /文  李新华 尹金凯/图 周高虹/视觉  刘 洋/视频

责任编辑:付 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