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节特别放映电影《茶馆》修复版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杨立新有幸和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一起同台演出《茶馆》,又于2008年起担任《茶馆》的复排“召集人”,所以他对这部戏的感情尤为特殊。让吴刚感到欣慰的是,在今年的《茶馆》演出期间,不少年轻演员每场演出都在边幕站着看完了全场,“他们是有心人,我看好他们。”
作为北京人艺的金字招牌,话剧《茶馆》1982年由谢添导演搬上银幕。为纪念该片公映40周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展映”单元昨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隆重放映《茶馆》修复版,向经典致敬。
1982年,电影《茶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演员班底均来自北京人艺的话剧《茶馆》剧组。老一辈艺术家于是之饰演的“王掌柜”、蓝天野饰演的“秦二爷”、郑榕饰演的“常四爷”、黄宗洛饰演的“松二爷”、英若诚饰演的“刘麻子”等经典形象,永远留在了银幕上。
映前活动中,出演新版《茶馆》的北京人艺演员杨立新、冯远征和吴刚,围绕人艺精神传承和角色塑造等进行了分享。
上世纪80年代,杨立新有幸和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一起同台演出《茶馆》,又于2008年起担任《茶馆》的复排“召集人”,所以他对这部戏的感情尤为特殊。“今天看这部电影,心里总是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和老艺术家们的接触,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他说,“现在能够看到当时原班人马的原汁原味,还是很珍贵的,感谢电影资料馆的修复,让它永久流传下去。”
如今,话剧《茶馆》即将面临又一轮新老演员的交接问题。杨立新说:“我们这一代人排这部戏比老一辈艺术家要难,因为他们或多或少经历过那些年代,而我们只有文字和影像资料。现在再排《茶馆》难度更大,后辈的压力也更大。”但他认为,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不能没有《茶馆》,如何全面继承和保持住人艺的水平和风格,是他对未来的期待。
“这些年我们每年都要演《茶馆》,每年都有新的演员加入,他们在一点点适应。”让吴刚感到欣慰的是,在今年的《茶馆》演出期间,不少年轻演员每场演出都在边幕站着看完了全场,“他们是有心人,我看好他们。”(文/记者李俐)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