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优良品种 握紧农业“芯片”
培育优良品种 握紧农业“芯片”
——市农科院承办政协提案《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综述
记者 冯 帅 见习记者 衡卫萍
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种业安全日益成为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支撑。近年来,市农科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成果转化为重点,大力攻关种源等农业核心技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推全市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7月7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建超深入市农科院督办政协提案《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调研种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并对市农科院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建牢科研平台 夯实种业创新基础
市农科院依托国家农业科研项目,建成国家小麦、花生、芝麻、大麦、食用菌、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等9个国家级平台。争取并建成了河南省高油酸花生和小麦抗性遗传育种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河南省玉米、大豆油料、甘薯杂粮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建成市级大麦、食用菌重点实验室,市级玉米、蔬菜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市级平台。建成和规划5个基础科研平台。完善了占地540亩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基础设施,新建53亩海南南繁加代试验基地,配齐生理生化及品质分析综合实验室仪器设备,建成保存各类种子1万余份的种质资源库,规划建设占地1380亩农业科研新试验基地、48亩农业科研创新中心。
引育创新人才 增强种业创新能力
近年来,该院通过“招才引智”和公开招聘活动,先后引进“985”“211”高校毕业博士3人、硕士29人充实到科研岗位。定期邀请张新友、陈剑平、许为钢等高层次专家作学术报告,指导创新,开拓科研人员视野,掌握科技前沿动态。选派青年专家到墨西哥国际玉米与小麦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在实践中锻炼,增强创新能力。柔性引进张新友院士团队合作示范推广夏花生“一选四改”生产技术,推动了我市花生产业提质增效;与陈剑平院士团队合作筛选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17个,在我市示范推广面积130万亩,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明显;与中原学者张海洋合作选育抗裂蒴芝麻新品种;与张秀荣研究员合作,成功研发芝麻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今后可以像收割小麦一样收割芝麻。
突出主业主责 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十三五”以来,市农科院持续推进扩大科研课题科技创新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先后自主选育驻麦305、驻花6号、驻豆21等农作物新品种42个。荣获省、市级成果奖3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11个,获国家专利39项,制定地方标准20项。市农科院连续15年获得省农科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各项工作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
市农科院先后实施“院市共建”“四优四化”科技支撑、省重大科技示范专项32项,累计示范推广自主选育的小麦、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新品种125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在全市引进了郑麦7698、矮抗58、郑单958、豫花37等一批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促进全市农作物良种更新换代。示范推广了小麦黄花叶病防治、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青储玉米、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减施增效、食用菌立体化种植等栽培新技术45项,减少了生产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保障了粮食安全。
“‘十四五’期间,市农科院将围绕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需求,以科研试验基地搬迁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全省一流、区域特色的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推动全市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市农科院主要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张远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