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盘下乡”生根 群众在家生财
记者 许静 通讯员 赵永涛
近日,西平县五沟营镇缝盘车间里凉风习习,16名缝盘工正操作着机器,将智能纺织机生产出来的针织片“组装”成一件件成品毛衫。
在毛纺织行业里,缝盘工是一个特殊工种,也是不能用机器取代的一个关键工种。
“我是这里的元老。”聊起“缝盘下乡”,性格开朗的陈琴自豪地说,从今年1月组建缝盘点开始,半年里,她和负责人胡美红一起见证、经历并参与了厂房选址、硬件建设、招工培训、生活保障、疫情防控等历程,也见证了从企业招人难到工人抢着来的喜人变化。
梁素贞是缝盘车间里的老大姐,从她家出来不到30米,就是上班的地方。虽然年纪大,但她的业务能力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她现在一个月能加工近400件产品,加上基础工资,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笑着说:“我是典型的家门口就业的受益人。”
“我一个月也能加工400多件产品。”缝盘工吕静告诉记者,随着技术越来越熟练,她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工资也越来越多。
缝盘车间内景。
记者采访得知,仅五沟营镇一个缝盘车间,月加工量就达5000件。分布全县14个乡镇(街道)的16个缝盘车间,围绕西平县纺织园区形成一个个“卫星工厂”,大大缓解了该县产业集聚区毛衫企业缝盘加工配比低、用工不足等问题。
目前,西平县不断营造支持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的良好环境,加大力度推进“缝盘下乡”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前打造缝盘点40多个,培训熟练缝盘工不少于2000人。
“开始生产有3个多月了,从不会到熟练,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儿。前段时间县里还专门在这里开了现场观摩会,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缝盘点负责人胡美红一边检验产品质量,一边接受记者的采访。
群众在家就业喜笑颜开。
“我们将大力推进‘归雁工程’和‘缝盘下乡’工作,努力打造‘西平缝盘’‘西平金剪子’等劳务品牌,让在外务工的西平籍人员感受到家乡的魅力,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并带领更多的外地工人扎根西平。”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车间里缝盘工飞车走线,车间外阳光炙热。想起刚采访的几位缝盘工脸上的笑容,记者愈发感觉:人兴,事兴,乡村才振兴!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