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灌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 朱统泉
目前,我市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是提高粒重、争取产量的关键时期。小麦灌浆中后期容易发生阴雨天、大风倒伏、干热风等气象灾害,因此,要加强小麦灌浆中后期的田间管理,尤其是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和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以提高小麦灌浆速率,养根护叶,防止早衰和倒伏,增加粒重,确保小麦丰产稳产。
人工拔除杂草。对前期化学除草不彻底的地块,尤其是雀麦、节节麦、野燕麦、播娘蒿、猪殃殃等,应及时人工拔除,并带出田间,既可减少杂草和小麦争水争肥,又可降低下一年杂草蔓延危害程度。
做好水肥管理。一是实施氮肥后移。近几年,我们一直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把一部分氮肥拿出来在小麦的中后期追施,一般追求产量越高,越应该把氮肥往后移,力争灌浆中后期进行叶面喷施等,后期尽量不要在根部撒施尿素,防止后期贪青晚熟,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二是酌情浇好灌浆水。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需要通过灌溉满足供应。干旱不仅会影响抽穗、开花,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以后,若墒情不适宜,应适时浇好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籽粒正常灌浆,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抵御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但是,此时浇水应特别关注天气变化,不要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
做好病虫害防治和农业防灾减灾。一是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属于中后期常见病害,一般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具体识别特征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小麦灌浆中后期以后,雨水较多、高温高湿的气候,对于一些群体较大的麦田,锈病就很容易发生,危害的叶片、茎秆有黄色叶锈,光和作用受阻,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二是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叫烂头病、枯白穗,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麦穗,侵染麦穗有红色的霉层,会降低小麦千粒重,影响产量;尽管小麦灌浆中后期不是赤霉病发病的有利时期,但若遇上阴雨天、雾天,湿度非常大时(80%~100%),且温度在25℃以上也容易发病。三是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俗称腻虫子,小麦抽穗后蚜虫逐渐向上部植株旗叶和穗部移动,集中在穗部危害;在灌浆期内,穗部蚜量约占全株蚜量的50%以上,旗叶蚜量占30%~40%,主要吸食小麦汁液,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选择对路的杀虫剂、杀菌剂,综合防治病虫害。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指把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在一起,在小麦灌浆中后期进行喷药,达到防干热风、防倒伏的目的,是增加小麦粒重、提高单产的关键措施,也是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一是药剂混喷。对于病害,用戊唑醇、丙环唑、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单制剂或戊唑醇与氰烯菌酯复配药、戊唑醇与甲基硫菌灵复配药、戊唑醇与咪鲜胺复配药等均可有效防治。对于害虫,菊酯类的药剂可以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药剂,新烟碱类的药剂选择噻虫嗪、吡蚜酮等药剂。对于倒伏,喷药中要添加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
严防两种气象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一是防干热风。当小麦遇到干热风时,田间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水分供应不足,小麦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在灌浆期出现干热风,会导致灌浆的时间缩短、籽粒干秕,造成减产。一般年份干热风可使小麦减产1~2成,严重年份减产3成以上。二是防大风倒伏。倒伏也是我市小麦后期一种常见的气候灾害,轻则减产10%~30%,重则减产50%以上。
适时收获,安全贮藏。适时收获是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获,同时根据天气情况收获后进行烘干或晾晒,确保小麦安全入库。
(作者系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远征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