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光照亮振兴路
摘要:红薯是遂平县的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水平和红薯品质在周边地区广受赞誉。为扩大种植规模,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主动吸纳周边农户种植红薯,与他们签订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托管合同,解决了红薯种植管理与销售难题。
记者 丁继坡
4月25日,遂平县花庄镇长寺村汇美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红薯种植基地里,30多名工人正在移栽红薯苗。
“栽苗的方式和长度一定要控制好。我们实行的是U型栽植,这种栽法抗病稳产。”合作社经理李海龙说。作为土生土长的红薯种植技术人才,除了日常生产经营外,他还负责对基地里的务工群众进行技能培训。
近年来,遂平县把培育和用好乡土人才作为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不断完善人才发现、培育、使用、激励机制,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红薯是遂平县的特色产业,种植规模、栽培管理水平和红薯品质在周边地区广受赞誉。由于传统薯苗品种逐渐老化,具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李海龙就把目光转到红薯苗品种的更新和种植技术创新上,成功引进了“商薯十九”“西瓜红普薯32”等表现突出的新品种。为节本增效,他自主研发机械除草、机械整畦和机械覆膜等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同时,为提高红薯产量,李海龙还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绿色高效的种植管理方式。
“红薯的种、管、收、藏是关键点。种时起垄要高大,有利于通风、保墒、抗旱、耐涝,增加品质;管这个环节主要是抓个‘早’字,根据天气温度移栽苗;栽苗后的管理主要是除草;收这个环节要根据市场行情早收早卖,尽量做到表皮不破损,便于销售和储藏;藏就是要备好红薯窖,建立增温排湿系统,确保温度稳定。”对于红薯种植和管理,李海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靠着技术创新、绿色发展,李海龙成功注册了“天中古泉山”商标,红薯产业越做越大,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为扩大种植规模,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主动吸纳周边农户种植红薯,与他们签订每亩800元的保底收益托管合同,解决了红薯种植管理与销售难题。
目前,李海龙的合作社已发展红薯种植2000多亩,其中合作社自种红薯480亩,托管种植1400亩,建成育苗大棚200亩,种薯繁育基地200亩,年产商品薯苗2000万株。合作社有大中小型农机具20多套,贮藏库两座,窖藏红薯百万余斤,年产鲜薯3000多吨、淀粉近百吨、粉条15万斤,产值近500万元,带动21户贫困家庭实现了脱贫,年安排就业劳动力200多人次,李海龙也因此成了当地的“土专家”、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今年计划在长寺村、赵庄村、古泉山村实施小麦、红薯、玉米、大豆间作套种,与周边村民签订土地托管、产品回收、保底效益合同,努力达到10000亩有机小麦和优质红薯的种植面积,让农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谈起未来的发展,李海龙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