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文化资讯 文化风采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又是一年麦收时(郏俊青)

2022-04-07 09:4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杨姗姗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笑声中,大婶蹬上麦草垛尖,孩子在绵软的麦草上打滚,男人一锨锨扬麦…… 我最喜欢看父亲扬麦,只见他瞅准一阵风,迅速铲起一木锨麦粒和麦糠的混合物,两个胳膊用力向斜上方一举,麦糠随风飘向一边,而麦粒哗啦啦掉在地上,四处迸溅,落在我的脚上,痒痒的。

大哥从豫南老家打来电话,说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又是一个丰收年。放下电话,我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

小时候,每逢这个季节,父亲提前到集市上,把镰刀、扫帚、木锨等麦收用的农具买回家。接着,开始“造场”。父亲在一块长方形的自留地上,用耙子把土划松,泼上水,撒上一层麦糠后,再赶着牲口拉上石磙把场面碾平,转眼间,一个干净、宽敞、平整的场面便呈现在面前。

农谚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昨天还呈绿色的麦秆,今天便一片金黄。一望无际的麦田,像气势恢宏的骑兵方阵。麦秆齐刷刷,麦穗扑棱棱,在阳光的普照下,田野成了金色的海洋,清风吹过,到处弥漫着麦子的清香……

父母亲天不亮便起床,叫醒还在熟睡中的两个哥哥,拉起架子车,拿起镰刀下地割麦。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割麦的乡亲们,他们头戴草帽、肩搭毛巾,男人大都敞开怀,年轻小伙都光脊背,紫红色的肌肤浸满汗水,他们弯着腰,不抬头,左手揽麦,右手挥镰,不停地往前割,满地都是刷刷的响声。汗流浃背的乡亲们累了直起腰来擦擦汗,回头看着身后成捆成捆的麦子,满心欢喜,疲惫一扫而光,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挥舞锋利的镰刀……

我在家中年龄最小,父母亲舍不得我干收麦的重活,我的主要任务是烧水、送饭。每到半晌午,我都会掂着水壶,带着母亲新蒸的馒头、煮的咸鸭蛋……全家人坐在田间地头休息,一起享用简单而可口的午餐,午餐过后,父亲还会点上一根烟抽着,静静看着麦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那种画面温馨而甜蜜!

收麦忙,打场更忙。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牲口拉着一个石磙,石磙后面又拉一扇烙石,石磙的吱吱声、烙石的摩擦声、赶牲口的吆喝声、马匹的响鼻声,加上一声声鞭子响,汇聚成特有的农忙交响乐……打场、翻场、扬场,处处是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东家向西家借把木锨,西家到东家场上拿把叉子,无须打招呼,只要对方的农具闲着,你只管拿来用。笑声中,大婶蹬上麦草垛尖,孩子在绵软的麦草上打滚,男人一锨锨扬麦……

我最喜欢看父亲扬麦,只见他瞅准一阵风,迅速铲起一木锨麦粒和麦糠的混合物,两个胳膊用力向斜上方一举,麦糠随风飘向一边,而麦粒哗啦啦掉在地上,四处迸溅,落在我的脚上,痒痒的。有时,父亲会停下来,手里抓着一把麦粒,认真地看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因为这些麦粒里,有我和哥哥的学费,还有一家人的口粮啊!

如今的麦收早已今非昔比,大型收割机开进麦田,一亩麦子十几分钟,麦粒装进袋子,麦秆吐进麦地。当年那一个个劳动场面、一幕幕农忙场景已成为永恒而经典的回忆!我爱那片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更爱那里勤劳、淳朴、善良的乡亲们!

(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才流动中心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杨姗姗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